比黄金涨得更猛更快!“千年老二”白银缘何创新高

数据显示,白银价格今年已飙升逾32%,远超金价不到20%的涨幅,成为今年表现最好的主要大宗商品之一。

比黄金涨得更猛更快!“千年老二”白银缘何创新高

来源:羊城晚报    2024-05-23 12:09
来源: 羊城晚报
2024-05-23 12:09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羊城晚报记者 王丹阳

俗话说,真金白银。从古至今,金银在交易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最近2个多月以来,黄金涨幅屡创纪录,多次成为新闻头条。然而,要论今年哪种贵金属“涨势更喜人”,凭借强劲的金融属性和工业需求,则让原本“千年老二”的白银比“高大上”的黄金更胜一筹。

白银创纪录“涨势喜人”

数据显示,白银价格今年已飙升逾32%,远超金价不到20%的涨幅,成为今年表现最好的主要大宗商品之一。

5月22日上午10:16,上期所白银期货主力合约涨1.2%。

早在5月21日,伦敦白银现货价格突破32美元/盎司,创出自2013年以来的11年新高;COMEX白银涨0.78%,报32.68美元/盎司。而在5月20日,上期所白银期货主力合约触及涨停,收盘大涨8%,价格创出逾10年新高。

从月涨幅和年涨幅来看,上期所白银期货主力合约5月以来累计涨幅超过16%,年初至今累计涨幅已超过35%。

如果时间轴拉到4年前,即近年来银价低点的2020年,那么上期所白银期货主力合约在4年多来最多已涨了近2倍。

不过相对而言,白银仍然很便宜。

以5月22日开盘,伦敦现货白银最高价每盎司32.11美元、伦敦现货黄金最高价每盎司2423.26美元为例,目前大约需要75盎司白银才能购买1盎司黄金,也就是说金银比为75:1。

“金银比”助力“脱颖而出”?

为何在金、银、铜、钯、铂一众贵金属中,白银能在近期脱颖而出?

可能给出的答案,离不开白银的双重特性:白银既是金融资产,也是光伏电池等清洁能源技术在内的工业投入品。

民生证券5月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作为贵金属的一种,历史上白银在相当长时间内充当货币角色,与黄金在金融属性方面具有相似性,黄金上涨后白银通常具备补涨需求。

今年1月,金银比飙升到了1:90,是2022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而最近20年来,金银比的平均水平为68:1。

花旗集团的一份研报当时就表示,如果美联储开始降息,经济增长在下半年保持强劲,金银比可能会下跌至1:70,如果经济增长放缓,则金银比可能会进一步走高。

值得关注的是,早在去年5月,花旗集团就曾发布报告,预计白银在未来六个月至一年内可能升至每盎司30美元。

持有“金银比表明白银仍被低估”同样观点的,还有美国知名黄金公司Schiff Gold。

Schiff Gold的数据分析认为,现代金银比平均在40:1到50:1之间。但在2011年金银比降至30:1,1979年降至20:1以下。

从历史上看,这一比率总是会回到这一平均值。而且当金银比回归均值时,波动往往十分剧烈。当价差如此之大时,白银不仅表现优于黄金,还会在短时间内大幅上涨,而且反弹是迅速而有力的。

工业“供不应求”影响价格

另一方面,作为工业投入品,供需动态对白银价格波动产生了影响。

民生证券的报告显示,由于白银的工业需求占比达到50%左右,白银同时具备金融与工业双重属性,价格波动也更大。

在需求端方面,白银是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成分,随着该行业的强劲增长,世界白银协会预计今年白银的用量将创下历史新高。早在去年,包括工业需求在内的所有类别的白银需求都创下了纪录。工业采购约占全球需求的一半,随着“绿色能源”的持续推进,预计未来几年这一比例只会增加。

但在供应端,白银市场则已连续第四年供不应求。

世界白银协会的预测显示,2024 年全球白银需求将达到 12 亿盎司,为历史第二高水平。其中,工业终端用途的持续强劲以及珠宝和银器需求的复苏将推动需求增长。预计全球白银工业制造量将在2024年增长4%,达到创纪录的6.9亿盎司。同时,在此背景下,白银市场将连续第四年供不应求,今年的供应短缺情况预计为纪录第二严重的水平。

截至北京时间5月22日上午10:16,COMEX白银上涨1% 至每盎司 32.4美元、伦敦现货白银上涨0.59% 至每盎司32.15美元;COMEX黄金上涨0.11% 至每盎司 2429美元、伦敦现货黄金上涨0.19%至每盎司2425.45美元。

【编辑:曹子健】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