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全国“三夏”小麦机收任务基本完成

截至6月18日,西南、黄淮海等麦收重点地区收获基本完成,新疆、甘肃等西北地区小麦机收仍在进行,全国夏粮小麦收获进度已达96%,“三夏”小麦机收任务基本完成。

农业农村部:全国“三夏”小麦机收任务基本完成

来源:央视网    2024-06-19 06:15
来源: 央视网
2024-06-19 06:1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央视网消息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今年全国大规模小麦机收于5月下旬全面展开,由南向北快速推进,截至6月18日,西南、黄淮海等麦收重点地区收获基本完成,新疆、甘肃等西北地区小麦机收仍在进行,全国夏粮小麦收获进度已达96%,“三夏”小麦机收任务基本完成。

据了解,今年麦收呈现四个特点。一是机具供给足。各地共计投入联合收割机60多万台,随小麦梯次成熟,引导跨区作业机具自南向北有序转移。麦收高峰期有9天单日投入联合收割机在20万台以上、最多达25万台,小麦机收占比超过98%。更多高效低损收获机具投入生产一线,9—10公斤/秒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已经成为跨区作业主流机型,进一步提升了机收效率,基本做到成熟一片、收获一片,没有出现“粮等机”的情况。二是服务保障强。各地共设立高速公路绿色通道2970多条、跨区作业接待服务站近3500个,有力保障了农机跨区通行顺畅。开通农机作业服务保障热线电话1340多个,接听电话11300多次,及时解答有关政策咨询、帮助解决麦收困难问题。气象部门定期分析天气形势,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为小麦机收和农机转场提供参考。各地中石油、中石化加油站开设农机优先优惠加油通道5200多个,在机收高峰期间开展“送油到田”服务。三是收获进度快。全国连续16天日机收面积维持在1000万亩以上,麦收速度持续高峰推进,机收进度同比常年快2—3天,黄淮海重点省份集中机收结束时间均比常年快5天左右。在此期间,局部受降雨影响地区组织开展雨前抢收,做到适收快收,为后续抢抓有利墒情开展机播作业争取充足时间。四是机收损失低。各地在抢抓机收进度的同时,广泛组织开展机收技能培训和减损比武,麦收期间派出农机化技术骨干加强田间巡回指导,切实提升机手作业水平。麦收完成省份初步监测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维持在1%左右的较好水平,优于2%的行业标准要求,有力保障了夏粮小麦颗粒归仓。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