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缘“热土长江”班 海底捞、阿里公益共推贵州雷山鱼酱酸

近日(6月21日),海底捞与贵州省雷山县政府举办了鱼酱酸开坛仪式。作为阿里巴巴公益定点帮扶的县域,活动也得到了阿里公益的大力支持,未来阿里公益也将整合自身资源和能力与海底捞一起,共同推广雷山鱼酱酸美食。

结缘“热土长江”班 海底捞、阿里公益共推贵州雷山鱼酱酸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4-06-22 10:28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4-06-22 10:28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6月21日),海底捞与贵州省雷山县政府举办了鱼酱酸开坛仪式。作为阿里巴巴公益定点帮扶的县域,活动也得到了阿里公益的大力支持,未来阿里公益也将整合自身资源和能力与海底捞一起,共同推广雷山鱼酱酸美食。

雷山鱼酱酸开坛节

活动现场,海底捞推出了添加鱼酱酸的雷山酸汤锅和配合此款锅底的整套夏季菜品。同时,这一苗乡美食将上线海底捞旗下超1300家门店,并通过门店网络体系铺往全国。

酸汤的发源地在黔东南,当地人食酸已有上千年历史,这既是贵州地域饮食文化的特点,也是贵州人镌刻在基因里的“乡愁之味”。酸汤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米酸汤、红酸汤、豆酸汤、鱼酱酸等多个种类,而鱼酱酸是其中别具一格的一种。

“鱼酱酸作为当地传统烹调佳品之一,具有酸、辣、甜、咸、香的风味。其制作的工艺十分讲究,是以当地雷山特产鲜红辣椒和爬岩鱼为主要原料,按一定比例配鲜生姜、甜酒、白酒、食盐等辅料,经破碎后古法发酵而成。这种美食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多种利于人体健康的矿物质。鱼酱酸的风味独特,既可生食也可熟食,是一种上好的调味佐料和火锅底料。” 雷山县鱼酱酸非遗工艺传承人白坐腾介绍道。

资料显示,早在2019年6月, 雷山县鱼酱酸制作技艺就入选贵州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雷山酸汤锅新品

一坛好酸汤,一勺知黔味。这道美食向全国推广的背后,是一段结缘于“热土长江班”的同学情。去年,长江商学院联合阿里公益共同推出了“热土·领航乡村振兴公益计划”,这是国内首个面向三农人才推出的专属公益商学院体系。

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海底捞社区营运总经理张赢和贵州雷公山苗侗山珍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玉陆正好都是这一期的学员。得知海底捞正在拓展贵州酸汤美食后,他们向公司推荐了来自雷山的鱼酱酸。

随后,海底捞火锅和颐海国际的产品团队对雷山酸汤产业进行了系统调研,在阿里巴巴派驻雷山县乡村振兴特派员李和平的多方协调下,大家一起对这款非遗产品进行了“改造”——根据食品安全标准,建立起农产品追溯体系,对鱼酱酸进行规范化、工艺化生产,同时根据酸度、辣度的不同,制定出多档出品标准,使其更适合大众口味。

“我是从乌达村搬迁过来的,现在住在县城。家乡的鱼酱酸产业发展地越来越好,也给我们村民提供了工作岗位,我在工厂上班每个月能挣4000多元呢!离家近、收入稳定,还能把我们雷山自己的特产推广到全国,心里可自豪了!”雷山县达地乡乌达村村民陈世兰说。除直接带动就业外,因鱼酱酸以当地特产鲜红辣椒为主要原料,鱼酱酸产业发展也间接带动了当地辣椒种植业的繁荣。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