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始终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基本的民生,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丰富发展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相关制度体系。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稳定在3000万人以上,保持了就业形势的总体稳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把健全高质量充分就业促进机制作为重要的改革任务之一,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就业总体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5.2%,比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8月当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受毕业季影响比上月略升0.1个百分点。农民工就业形势比较好,8月份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6%,比上个月下降0.3个百分点。
9月24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将坚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全面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以深化就业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该负责人进一步指出,把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积极推动就业政策与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协同发力,提高发展的就业带动力。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优先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在推进动能转换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推动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生产力布局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促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国家始终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完善财政、税收、金融等支持政策,强化岗位开发,畅通基层成长成才路径,优化衔接校内校外服务,确保青年就业水平总体稳定。
今年以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相关部门,出台新一轮就业政策,挖掘就业岗位、提供就业服务、开展困难帮扶。围绕应届未就业毕业生、登记失业青年等,全面摸清个人信息、求职需求、就业状态等,建立实名工作台账。同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等开通求职登记小程序,未就业毕业生可以进行登记求职,一体纳入实名台账。此外,对低保家庭、脱贫家庭、残疾毕业生以及长期失业青年,组织开展结对帮扶,实行“一人一策”,优先提供指导服务、优先推荐就业岗位、优先开展培训见习。
据了解,近期,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专场活动启动。金秋招聘月等专项服务也将于国庆后开展。与此同时,各地也将开展一批专业化、行业性、区域性的系列招聘,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
目前,全国农民工约3亿人,其中,外出务工农民工1.9亿人,脱贫人口务工超过3000万人。近年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持外出务工与就近就业并重,全力稳定农民工、脱贫人口务工规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将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进一步健全农民工就业支持体系,完善外出务工机制,提供岗位收集、精准匹配、高效输出全流程服务,发挥驻外农民工服务站点作用,努力实现稳在当地就业。拓宽就近就业渠道,充分发挥就业服务站和零工市场作用,搭建更多“企业就近用工、群众就近就业”的服务平台。鼓励返乡创业增收,对有返乡创业意愿的农民工,靠前提供创业服务,跟进落实创业政策。强化优先就业帮扶,始终把脱贫人口就业帮扶摆在突出位置,继续实施好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
优化就业公共服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全方位的就业公共服务,将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支撑。
目前,全国有4400多家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年均服务1.1亿人次;有6900多家零工市场,日均服务近30万人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将打破户籍、区域、身份限制,支持城乡劳动者在就业地、求职地享受就业服务。完善企业服务保障制度,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个体经营组织等,提供均等化的招聘用工等就业服务。持续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功能,面向各类服务对象,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建好“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打造“15分钟服务圈”,推行“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推动服务资源下沉基层。
此外,实施就业公共服务人员能力提升计划,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服务人员队伍。同时,也进一步发挥市场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扩大专业化服务供给,促进人力资源有效对接。推动各地持续完善省级集中的就业信息资源库和就业信息平台,推进政策、服务“一网通办”,提高服务效率。建设和用好全国统一的就业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推进信息联网发布、数据共享,支持劳动者跨地区享有就业服务。
(编辑:刁云娇 李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