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用“心”打造“有温度的教育”

来源:东方网    2024-11-21 09:10
来源: 东方网
2024-11-21 09:1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年来,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立足学生身心特点、回应学生现实关切、关照学生成长发展,推动学院上下将工作重心和目标落在人才培养上,以三个聚焦为主要抓手,用“心”打造“有温度的教育”,着力培养服务地方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聚焦思政育人,打造“入心”的思政教育

9月14日,科技学院2024级学生开学典礼暨军训总结表彰大会在学校足球场顺利举行,学校党委书记范伟作总结讲话暨“开学第一课”授课。他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外部环境,我们怎么看?中国的未来,我们怎么办?拥抱伟大时代,科院青年怎么干?”三个方面为2024级学生深入浅出地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图为学校党委书记范伟“开学第一课”授课现场照片)

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的答案是聚焦当代大学生思想关切,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度浸润到重大典礼、主题课程、校园活动之中,用生动鲜活的语言、丰富深刻的内涵、融合创新的形式激发学生共鸣、吸引学生参与、走进学生内心,让思政教育有温度、有效度。

“上思政课不能照本宣科,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要善于利用鲜活的实事、案例、素材,回答学生的疑惑”“要促进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打造学生“愿听、想听、爱听”的思政课堂。”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陆劲松老师说:“大学生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志向的青年人,他们思维活跃、情感丰富、兴趣爱好广泛、个人发展诉求多元多样,要让思政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

和风生稻气,丰收正此时。9月27日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组织30名师生党员前往惠水县雅水镇大龙村开展“党建引领定方向,青春助农正当时”爱心助农主题党日活动。学习农识、躬身劳动,体验水稻收割和收获丰收喜悦。

党员师生手持镰刀,弯下身子,甩开膀子,一起下田割稻子、收稻子,感受泥土的厚重、稻穗的芬香,一幅热火朝天的田园丰收画卷徐徐展开。收割结束后,师生党员们围坐在田间地头,雅水镇党委委员王吉利为大家讲授了一堂生动的“田园微党课”。

(图为雅水镇党委委员王吉利讲授“田园微党课”照片)

“本次党日活动实现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爱心助农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引领学生党员深入社会实践,培养劳动精神和实践精神,形成实践育人的新范式,团委副书记(惠水县雅水镇驻村干部)唐传淳表示有机会在农村基层沉浸式感悟新时代农村的快速发展,对新时代的大学生,是一次很好的学习实践,他鼓励师生们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有机会。”

(图为“党建引领定方向,青春助农正当时”爱心助农主题党日活动合影)

聚焦成长成才,打造“暖心”的关爱陪伴

聚焦学生的学习发展关切,积极回应学生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学校领导、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全员暖心陪伴,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为学生成长护航。

全链条的新生入学教育。围绕“遇见自我、筑梦科院、专业赋能、启航未来四个板块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探索构建融思想理论、日常管理、专业学习、心理健康、生涯规划和综合素质等于一体的新生教育模式。

为帮助新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的节奏,提高同学们的逆商,学校开展了遇见未知的自己—大学生自我探索心理团辅活动,以“接受与融入”作为关键词,为同学们分享了适应大学生活可能会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为同学们充分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建立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活坐标系提供了支撑,活动结束后,每位同学撰写了“给四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

“这些信件将被“时光邮局”妥善保管,直到未来的某一天,如毕业典礼,或是人生的某个重要时刻,再将这些珍贵的“时光胶囊”交还到同学们手中。”辅导员李耀慧在组织完主题班会后说:“那时的你们,打开这封信,一定会感慨万千,相信四年后的你会感谢现在努力奋斗的自己,与过去的自己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深情拥抱。”

(图为新生入学教育照片)

同时,学校建立了校院两级协同联动心理育人机制,共同构筑学生心理保健矩阵体系。开展“5·25”心理健康宣传月特色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提供个体咨询与团体辅导,提升大学生心理保健知识与技能。落实全日制在校生心理健康测评筛查,建立重点学生群体心理健康档案,构建学校、学院、年级、班级、宿舍“五级”预警防控体系和心理健康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家长“五维”危机干预机制, 24小时全天候为学生健康学习生活保驾护航。

全过程的职业规划。开展价值观教育、学业发展教育和职业能力提升训练,通过学科竞赛、双创教育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大一下学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新生群体全员生涯测评及生涯意识唤醒,有效引导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全方位就业服务。深入开展书记院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结合学院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将“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主动走访用人单位并邀请企业进校园,定期通报就业进度。统筹就业指导课程、个性化咨询、“优秀校友讲座”等资源,开通线下面试间、就业咨询室,多渠道加强学生就业指导。用好“教育部24365就业平台”“55RC就业平台”等工作载体,发挥“校园招聘会”等大型招聘平台功能,精准推送信息,精细服务咨询,全面提高求职就业成功率。近5年,学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均在95%以上。

(图为书记院长“访企拓岗促就业”座谈照片)

聚焦学生需求,打造“贴心”的管理服务

开展校领导联系党支部、二级学院副书记联系班级、专业班主任“七个一”等工作,开通二级学院“院长书记接待日”、“书记下午茶”等活动,聆听学生心声,凝聚育人合力,深入课堂、寝室、家庭,为学生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

“国庆去哪里玩了?天气凉了记得添衣服……”这是科技学院国庆收假常态化查寝的一幕,学校开展全过程管理服务,要求每名辅导员每月理想信念教育不少于1次、每月主题班会不少于1次、每周深入所带学生寝室不少于2次、每月普查所带学生寝室不少于1次、每学期与所带学生谈心谈话覆盖面不低于所带学生总数的20%、与任课教师联系覆盖面要达本学期任课教师人数的80%、每年家校联系联系覆盖面须达到100%、每月至少召开所带班级学生干部工作会议1次等工作,“贴心”做好每一件学生工作。

同时,学校积极推进“扶困”、“扶智”、“扶志”有机结合,落实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设立关心关爱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加强对贫困生感恩、自立、自强教育,提高贫困生感恩社会、回报社会的意识。

开展校园文化节、社团嘉年华、音乐节等各级各类学生活动和志愿服务实践,实现学生从“要我参加”到“我要参加”转变,提高综合素质。

贵州黔南科技学院将进一步整合育人资源,充分发挥各育人主体优势,用“入心”的思政育人、“暖心”的关爱陪伴、“贴心”的管理服务打造“有温度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供稿人:顾岑)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我网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新闻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责任编辑:钟经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