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多地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唤醒“万亿资产”

近期中国多地调整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对于超1.7亿缴存者来说,这笔钱正变得更可及、更好用。对于住房公积金这个每年缴存万亿元级的资产池来说,其利用效率也大大提升。

(经济观察)多地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唤醒“万亿资产”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5-02-18 06:3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25-02-18 06:30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中新社 北京2月17日电 题:多地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唤醒“万亿资产”

中新社 记者 庞无忌

近期中国多地调整优化住房公积金政策。对于超1.7亿缴存者来说,这笔钱正变得更可及、更好用。对于住房公积金这个每年缴存万亿元(人民币,下同)级的资产池来说,其利用效率也大大提升。

根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2024年全年,中国各地陆续发布公积金优化政策超430条,2025年以来,中国出台公积金优化政策超20条。

记者梳理发现,近段时间公积金政策的调整优化主要有三个方向:

其一,扩大公积金使用、缴存范围。

北京市近期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据介绍,原有的“先付后提”模式要求租客先行垫资,再凭租赁合同、发票等材料申请提取公积金,而新政策通过直接划拨机制实现“随用随提”,不仅使用更加便利,也降低了租房人的资金周转成本。

不少地方也不断扩大缴存公积金的人员范围。近年来,昆明、青岛、天津、兰州等地明确将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住房公积金缴存范围。

其二,放宽公积金使用限制。

今年1月份,福建厦门、莆田等城市出台公积金新政,支持省内异地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同时,两地还提出阶段性支持省内购房提取代际互助,也就是买房时父母或子女可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支持购房人购房。

在部分地方,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可以转成较低利率的公积金贷款(简称“商转公”),节约利息支出。

比如,湖北襄阳去年提出,第二套房也可以办理“商转公”业务。今年1月,合肥恢复住房商业贷款转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业务。郑州市去年发放的“商转公”贷款占全年贷款发放总额的61%,惠及家庭2万户。“商转公”后,购房者既省去了筹措“过桥”资金的环节,又能享受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低利率,减轻还贷压力。

其三,提升公积金额度、降低首付比例等。

近期,大连提出将公积金贷款政策首付款比例降至20%,对符合条件的硕士研究生和多孩家庭最高贷款额度在当期最高贷款额度基础上提高40万元。此外,长沙、济南等城市也不同程度提高了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

这些措施都让住房公积金更加灵活便利。

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其主要目的是帮助职工解决住房问题。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据,2023年全国住房公积金实缴职工超1.7亿人,缴存额近3.47万亿元。

住房公积金的一大特点在于专款专用,存储期间只能按规定用于购、建、大修自住住房,或交纳房租。所以虽然这笔钱规模可观,但利用率不算很高。特别是一、二线城市房价较高,受到公积金贷款额度等因素限制,不少人买房只能选择商贷,享受不到公积金低利率的实惠,没办法把公积金的最大效用发挥出来。近期各地出台的包括“商改住”在内的一系列政策,都有助于让这笔“打瞌睡”的钱醒过来,更好利用资产,也惠及更多民众。

(刘阳禾)

【责任编辑:刁云娇】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