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的稳定和创新应对国际局势不确定性 ——第十一届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发布会在京召开

以中国的稳定和创新应对国际局势不确定性 ——第十一届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发布会在京召开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3-21 18:48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当下,全球多重变局叠加,俄美博弈倒逼导致国际格局演化加速,中国企业“走出去”不得不面临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风险防控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此背景下,第十一届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发布会于2025年3月20日至21日在京召开。

“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发布会”是由江泰国际合作联盟、江泰全球救援联盟共同创办的一项民间活动。过去十年,“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发布会”精心组织国内外专家,持续编制世界五大洲年度风险版图,为企业和公民“走出去”提供安全指引和“风控”建议;先后邀请了400多位国内外专家学者、驻华使节和商务参赞以及国际组织代表参会指导,与100多家驻华使馆或商务机构开展了不定期的交流。

江泰国际合作联盟、江泰全球救援联盟主席沈开涛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风险发布会作为江泰国际合作联盟、江泰全球救援联盟每年的社会公益活动,已进入第二个“十年”,又正值江泰保险经纪成立二十五周年,意义非凡。今年的会议内容,秉承“一切从风险出发”的理念,积极营造中国企业和公民“走出去”的风险管控生态服务体系,通过加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帮助中国企业“走得出、走得稳、走得赢、走得远”,让中国公民“走出去”更安全、更安心、更便捷。

本次大会上,中国“走出去”企业发布涵盖五大洲的《2025中国企业“走出去”全球风险版图》,这是大会连续第九年发布全球风险版图。

江泰国际合作联盟印度尼西亚伙伴,印尼MIR保险经纪公司常务董事雅各布-科萨希指出:2025年,亚洲将面临地缘冲突升级、供应链重构加速、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的复杂局面。

江泰国际合作联盟尼日利亚伙伴,AFN保险经纪公司CEO约翰-阿拉比发布2025非洲风险版图,指出:2025年,非洲遭遇地缘政治动荡、安全形势恶化、族群冲突激化、资源争夺加剧、贫穷疾病深重的复合风险挑战。

合作伙伴匈牙利Aegon Premium保险公司中国部市场总监亚当-萨勒泰莱基发布2025欧洲风险版图,指出:2025年,欧洲或将深陷联盟分歧加重、战争威胁升高、经济持续低迷等多重危机交织困境。

合作伙伴厄瓜多尔Ecuaprimas保险经纪公司CEO拉斐尔-莱德戈博发布2025美洲风险版图,指出:2025年,“美国优先”政策持续发酵,整个美洲或面临政治、经济、贸易、安全等多维度剧烈冲击。

合作伙伴澳大利亚Phenomenon集团区域代表王一淇女士,发布2025年大洋洲风险版图,指出:2025年,大洋洲主要国家政府换届前景不明、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区域风险升高。

全球化进入“深水区”须再塑规则  应拿出深度应对风险防控建议

对于当前对外投资面临的新事态,沈开涛用“风雨交加”形容,表现在四个方面:“美国优先”外溢风险加速聚集;地缘政治冲突引发战争风险加速聚集;科技竞争演变为对抗的风险加速聚集;非传统安全转化成复合风险加速聚集。他强调,中美以人工智能和半导体为核心的科技竞争,已经从单一技术领域的博弈,演变为涵盖跨境数据主权、技术标准、技术生态、技术使用权和技术供应链的全面对抗和封锁对赌,可能出现的危机难以估量。

沈开涛提出,应对上述挑战,中国企业“走出去”应拿出深度应对风险的防控建议。

——要强化战略引领,坚定发展信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高质量共建 ‘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引导对外投资健康安全有序发展”。有国家指引方向,有对外投资市场,有企业“走出去”的信心,再大的风险和挑战,也阻挡不了对外投资大趋势。

——要深化战略定力,锻造新型竞争力。要继续精耕成熟市场,不断打磨风险应对韧性;要积极拓展新兴领域,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努力突破技术封锁和市场壁垒,让战略定力真正转化为抗压能力与价值创造力。

——要完善属地经营,构建共生体系。属地化经营是应对东道国政策多变的关键。为此,要扎根投资目的国的资源土壤、政商环境和人才市场,与当地政府、社区、合作伙伴等建立共建关系,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对外投资合作新机制。

——要加快数字化转型,构筑智能防控体系。数字化转型是海外风险管控的破局之策。“走出去”要主动构建数智化风险防控平台,用更全面的能力整合海外风险数据,用更精准的算法开展实时监测评估,以更便捷的方式建立全时段、跨语种风险防控协作机制。

共建“一带一路”作全球公民  在海外市场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近年来,国际经济形势相当严峻,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和各种投资障碍层出不穷。对此,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原秘书长龙永图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走出去”具有巨大推动作用。他强调,任何一个企业,如果“走出去”只是对自己有利,而不给当地带来益处,这种“走出去”是不可持续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一个正确的原则——不仅要考虑自身利益,也要考虑如何让当地老百姓受益,形成一种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局面。

他指出,过去十年,中国企业在国外已经创建40多万个新的工作岗位,比如,在泰国的一个工业园区创造5万多个就业岗位。未来,中国还要继续帮助发展中国家造桥修路,因为这是中国企业的优势,同时,也要扩大对数字经济和绿色转型。

当下,有企业家认为,制造业“不出海就出局”,引发业界热议。对此,现任长江商学院院长、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杰出院长讲席教授、长江商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中国海外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李海涛表示,“不出海就出局”不仅是制造业,中国所有的行业都要把出海作为重要议题,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现任长江商学院院长、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杰出院长讲席教授、长江商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中国海外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李海涛发表演讲

他指出,本轮出海是“新质生产力”出海,完全不同于过往依靠低价的贸易出海。中国企业有非常大的机会,在海外市场打造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消费端2C(To Consumer),核心是从有供应链优势的产品和产能出海,最终做到适配各地市场的品牌出海。目前消费端的出海代表企业,体现更多的是供应链优势下的性价比竞争力(Temu、TikTok等),这是非常好的开端。

【责任编辑:张瑨瑄】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