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积极探索推进“光伏+生态+畜牧业+民生+增收”的发展模式

共和县:积极探索推进“光伏+生态+畜牧业+民生+增收”的发展模式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07-04 16:21
  • weixin
  • weibo
  • qqzone
分享到微信

中国日报网青海电(记者陆中秋)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是我国政府设立的11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示范区之一,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在戈壁荒滩上建起绵延数百平方公里的光伏板,获得了“世界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和“世界最大装机容量的水光互补发电站”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连片的光伏板让风速降低了50%、土壤水分蒸发减少30%、植被覆盖度达到了80%,“板上发电、板间种草、板下养羊”的模式,既让荒漠生态系统得到了恢复,还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了“光伏饭”,养起了“光伏羊”。

共和县上塔迈村光伏光热智慧畜棚,光伏板取暖解决了牲畜冬季保暖问题,加快牲畜出栏和饲养周期 摄影:陆中秋
牛在光伏光热智慧畜棚里每天享受着音乐、消杀除尘、雾化喷淋 摄影:陆中秋
共和县下合乐寺村塔拉滩光伏生态牧场实现了板上发电、板间种草、板下养羊 摄影:陆中秋

下合乐寺村将丰富的养殖经验转化为驱动产业发展的强劲动能,自2020年投资400万元建成规模化养殖场后,积极探索推进“光伏+生态+畜牧业+民生+增收”的发展模式,确定了“光牧互补”的发展思路,与联点帮扶单位华能青海分公司等签订光伏草场免费使用协议,采取“夏进冬出”的方式,累计开放使用光伏牧场9.47万亩,按照每只羊单位日食鲜草8公斤,每斤鲜草0.5元,饲养周期6个月计算,共节约养殖成本100余元。2025年,共开放光伏牧场1.4万亩,实现村集体养殖合作社及养殖户藏系羊有序入场4000余只,形成了成本降低、收益增加的良好局面,为村内探索集体经济提质提效、开拓农民增收致富道路,注入了发展活力。

光伏生态牧场的板上发电、板间种草、板下养羊 摄影:陆中秋
共和县育兴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肉牛养殖 摄影:陆中秋
下合乐寺村千亩蔬菜种植基地 摄影:陆中秋

依托资源禀赋,锚定绿色有机,精心谋划蔬菜种植。铁盖乡紧紧围绕青海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示范地这一重要目标,立足下合乐寺村毗邻龙羊湖气候温润冷凉的资源禀赋和天然区位优势,积极争取项目资金1940万元,流转土地1200余亩,完成实施下合乐寺村千亩蔬菜基地种植示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节水灌溉配套设施(其中655亩实施滴灌,545亩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土地平整、改良及水肥一体化建设等。二期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预冷集配加工厂、农机具购置、蓄水池及水肥一体化泵房等,预计2025年9月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自一期项目建成以来,累计提供土地流转费123.59万元(2024年63.64万元、2025年59.95万元),吸纳本地劳动力60余人(次),支付各类工资65万元,2024年内叶类、茎果类蔬菜产值达3000余吨,外销至西安、宁夏等地区,销售总额达1090余万元。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C财经客户端 扫码下载
Chinadaily-cn 中文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