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促进农产品消费 提升网络消费质效

促进农产品消费,一方面让老百姓的一日三餐更加丰富,另一方面也连接着田间地头,关系着农民的“钱袋子”和农村的发展。

多举措促进农产品消费 提升网络消费质效

来源:经济参考网    2025-07-29 15:05
来源: 经济参考网
2025-07-29 15:05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近日,农业农村部等十部门对外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围绕绿色优质产品供给、提升网络消费质效等明确9方面23条举措,着力优化供给端、创新流通端、激活市场端,释放多样化、品质化、差异化消费潜力。专家表示,促进农产品消费不仅有利于提振消费,促进居民食品安全和饮食健康,同时也将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持续提升,助推冷链运输、品种培育等领域新技术快速进步。

“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姜楠表示,促进农产品消费,一方面让老百姓的一日三餐更加丰富,另一方面也连接着田间地头,关系着农民的“钱袋子”和农村的发展。

具体来看,此次《方案》围绕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促进产供销精准衔接、提升网络消费质效、推进农文旅融合、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开展产销区域合作、倡导营养健康消费、强化品牌引领、加强部门协同等9方面提出23条具体举措。

姜楠表示,目前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吃得饱”,而是向追求“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更加关注,基于此,《方案》中第一条就提出“优化绿色优质产品供给,满足多层次消费需求”。要求农业生产更要注重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生产的农产品要更加绿色安全。既要善于培育好农业新品牌,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增加绿色优质产品供给,让老百姓餐桌丰富起来,也要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动态监管,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方案》,要提高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及原料基地建设水平,大力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产品质量等级标准制修订及实施;开发新型加工产品,开展气调保鲜、精准保鲜、品质调控等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目前,越来越多“土特产”变成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金名片”。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累计认定地理标志产品2544个,地理标志产品直接产值超过9600亿元,连续多年稳定增长。

在流通端,《方案》围绕创新节庆展会消费平台、丰富农产品消费场景、提升城乡消费设施水平等提出一系列措施,促进产供销精准衔接,拓宽线下消费渠道。

除了线下,电商平台也是重要的消费“市场”。《方案》强调,要发挥电商平台优势,提升网络消费质效。一方面,挖掘网络销售潜力。同时,提升直播电商水平。

“目前农业产业链优化升级路径日益多样化,其中电商平台和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购物渠道,也使得越来越多优质农产品能够快速到达消费者的餐桌。”姜楠说,因此,《方案》中提出了要提升网络消费质效,通过挖掘网络销售潜力,提升直播电商水平,促进农产品线上消费,形成线上线下良性互动。

【责任编辑:曹静】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