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8月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聚焦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任务需要,《意见》提出了目标:到2027年,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金融体系基本成熟,产品更加丰富,贷款、债券、股权、保险等各类金融工具在有效防范交叉性金融风险前提下联动衔接更加紧密,服务适配性有效增强。制造业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制造业企业发行债券的户数和规模持续增长,股权融资水平显著提升。
围绕上述目标,《意见》推出了18条针对性支持举措,如优化金融政策工具,支持关键技术和产品攻关;优化传统制造业金融服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转移金融服务灵活性,助力优化产业区域布局等,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具体来看,更多的“长钱”将用在关键技术攻关上。《意见》提到,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激励作用,引导银行为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医疗装备等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技术和产品攻关提供中长期融资;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适用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绿色通道”。
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意见》强调资本要“有耐心”。《意见》提出,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专项,开展“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和“千帆百舸”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优化硬科技属性评价体系,推动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推动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定制信贷融资、信息资源、财务顾问等一揽子金融服务;鼓励创业孵化机构探索直投、基金、物业租金作价入股、服务换股等模式,投资在孵企业。
对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意见》提到,要加大对传统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以及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融资支持力度;推进制造业融资租赁债权资产证券化。
对于新兴未来产业的发展,《意见》指出,全面推行“创新积分制”,规范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业务,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意见》同时强调,要建立健全风险协同防控机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强化重大项目和重点产业的风险评估,及时向金融管理部门和金融机构共享高风险项目和企业信息。推动金融机构落实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强化信贷风险管理和资金用途监控,防范套取和挪用风险,助力防止“内卷式”竞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