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介绍,“十四五”期间,海关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为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货物监管方面,“十四五”期间,全国海关展现出强大的监管能力,年均监管进出口货物达52亿吨,货值高达41.5万亿元,体量全球最大。
口岸开放建设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增并扩大了40个开放口岸,总数已达311个,基本形成水陆空立体化、东中西全方位口岸开放布局。
通关便利化实现新突破。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已成为我国与世界贸易联通的“数字门户”,“一网通办”事项达到了25大类964项,基本覆盖了跨境贸易全链条全环节,线上、掌上通关办事已经成为常态。公铁海空“多式联运”实现“一次申报”“一单贯通”,“智慧旅检”覆盖80%的航空口岸,旅客可以无感通关、快速通关。
促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海关总署创新跨境电商、海外仓、“保税+”等新业态监管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外贸新动能加速提升,产供链更加安全稳定。出口“含新量”更足,2024年“新三样”出口比2020年增长2.6倍;进口来源更广,“十四五”期间,新增准入81个国家(地区)的271种农食产品,大宗商品、先进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多元化;区域结构更优,东部地区稳量提质,中西部地区发力起势,进出口年均增长7.9%。2024年我国货物贸易总额达到43.8万亿元,连续8年稳居全球第一。今年1-7月进出口同比增长3.5%,其中出口增长7.3%,我国外贸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
在国际贸易合作领域,我国同样成绩斐然。“十四五”以来,海关对外签署合作文件519份。2024年,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22万亿元,占我国进出口比重超过一半,与东盟、拉美、非洲、中亚等新兴市场进出口年均增长10%以上。我国已成为全球157个国家和地区前三大贸易伙伴。国际合作共赢新优势更加凸显。
制图:程尔凡
编辑:程尔凡 曹静 涂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