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于9月16至17日在中国西安举办。论坛以“数联古今 智绘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邀请全球政府部门、国际组织、文博单位、企业、民间团体高级别代表以及专家学者等,围绕“保护·传承”“技术·创新”“产业·赋能”“开放·共治”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在致辞中表示,故宫博物院195万件(套)的藏品,见证、诉说着五千年中华民族的连续性、统一性、创新性,和平性、包容性。
“我们对故宫古建筑不断进行保护和数字化采集,目前,无论是故宫的藏品还是古建筑,我们都有大量数字资源的积累。我们的工作人员对195万件(套)文物进行采集,是持续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已经进行了20多年,未来还要继续进行,”朱鸿文表示,“非常高兴的是,在故宫博物院建院一百周年的时间节点上,文物采集数量已经超过了一半,超过100万件套的文物都已获得了数字采集。”
朱鸿文补充道,在数字采集工作的基础上,2019年,故宫博物院又推出了数字文物库。随着采集工作不断推进,更多文物正被发布到文物库当中。此外,还建成了一些线下数字馆,把海量的故宫数字资源、数字展厅和数字展柜进行了打通。
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展上,故宫博物院也展示了其最新研发的数字孪生应用服务平台,让观众无需亲临现场,便可“沉浸式”游览故宫中轴线、养心殿等核心区域,细致到每一扇窗棂、每一件文物,真正实现“云端走进紫禁城”。
朱鸿文在致辞中也表示,希望继续以数字孪生的技术加速文物数字化的采集,并更好地实现对故宫古建筑的保护、对文物的保护,对博物馆的管理,以及对观众与游客的服务。
(编辑:涂恬 程尔凡 曹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