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丨走进三峡 “育鲟基地”!科技守护中华鲟的生存希望

增殖放流同步推进,2022年武汉江段单次放流5万余尾中华鲟鱼苗破纪录,至今已累计为长江沿线提供7万余尾中华鲟苗。从实验室到长江,科技正为“水中大熊猫”种群延续注入持久动力。

好评中国丨走进三峡 “育鲟基地”!科技守护中华鲟的生存希望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25-10-21 15:2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2025-10-21 15:24 
分享
分享到
分享到微信

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鲟的存续离不开科研护航。记者获悉,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态所”)沌口试验基地活体库,于2024年成为农业农村部首批中华鲟种源保护繁育场(武汉唯一),目前已驯养不同规格中华鲟两千余尾。​

回溯攻关路,2006年水生态所与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联手,2009年突破全人工繁殖技术,2011年创建水温调控性腺发育体系;2020年率先实现循环水系统内子二代雄鱼性成熟;2021年实现子二代繁殖突破,受精率、孵化率等三项指标达全国最佳;同年,该所再闯难关,冻存精子孵化率超80%,还建成遗传资源保藏库与高敏环境DNA检测体系。​

增殖放流同步推进,2022年武汉江段单次放流5万余尾中华鲟鱼苗破纪录,至今已累计为长江沿线提供7万余尾中华鲟苗。从实验室到长江,科技正为“水中大熊猫”种群延续注入持久动力。

视频:张天磊 

编辑:张天磊 曹静 涂恬

【责任编辑:涂恬】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