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4月18日电(涂恬)中国2014年一季度GDP增长与2013年同期相比放缓至7.4 %,低于7.5%年度增长目标。这表明中国的发展正遭遇一些阻力,但一系列因素仍然在考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应变能力。
7.4%的实际增长率不容乐观。随着中国国内经济活动疲软以及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中国面临着内需和外需均不足的的双重挑战,同时要抑制任何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因为这会引发更多的经济不平衡。
例如,三月份,中国出现贸易数据疲软及广义货币(M2)供应增长减缓情况——包括现金及各类存款均已下降至2001年以来最低值。这引发对中国不得不实施提高出口退税、削减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等更多的刺激措施,以促进经济增长的关注。
不过,李克强总理已明确表示,中国有能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能承受比预先设定的7.5%略低的经济增长率。
如果我们更仔细地看这些已公布的数据,如贸易与货币的供应量,我们会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
事实上,据分析人士估计,中国今年3月份的出口额与2013年前两个月同期相比,其增长率实际上从平均的8%增加到12%。尽管它的整体增长率为负的6.6%。2013年三月,开高价发票使出口数字膨胀,这也推动2013年3月份出的口增长。
从中国海关总署编制的出口领先指标来看,该指数在2013年四季度从39.4攀升至41.6。因此,中国的出口前景仍保持稳定。尤其是在2014年三月份,该指数一直呈上升趋势。
据中国央行的一高级官员所述,关于货币供应,广义货币(M2)的增长放缓。其今年12.1%的增长部分是来源于2013年3月份留下的高基数。但是,从第二季度开始,其增长会逐渐加快,达到今年13%的总平均增长率。
就业市场的就业反弹也增加了决策者们稳定整体经济的信心。
根据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新计算结果显示,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在中国可以创造多达160万个就业岗位。这与2000年左右的80万个就业岗位相比,哪怕GDP的增长速度放慢,中国经济仍可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鉴于第一季度的货币供应量的滞后效应以及四月初发布的迷你经济刺激计划的实施:如棚户区改造,经济活动可在第二季度获得回升。此外,如果西方经济如所预期的那样持续改善,中国在第二季度可能有更高的GDP增长记录。
(编辑:王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