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法兰克王国分家后,莱茵河两岸的德法竞争一直贯穿欧洲历史,直至英格兰“后发先至”;延续到“老欧洲”极力争取中国企业的今天,三强中的后来居上者已换作德国。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上周发布的研报显示,英德法三国蝉联2013年欧洲吸引FDI项目数量的前三名,其中英国吸引到799个,德国吸引到701个,法国吸引到514个,三国之和占整个欧洲吸引FDI项目数量的51%。
三强间的分化已进一步显现。安永分析称,法国的吸引力正开始掉队,英国的优势更多体现在吸引美国等传统投资者上,德国则成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投资者的追捧国:根据此前的数据,2012年德国独占中国对欧洲FDI项目的38%,远超英法两国之和,后两者的份额分别为22%和5%。
但英法两强依旧不甘示弱。在英国负责中国业务的普华永道合伙人姜苏唯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英语和金融优势仍是英国吸引国际投资者的最大资本;法国外长法比尤斯(Laurent Fabius)则对本报表示:“(吸引中国投资)和德国比的话,我们来晚了,但还是领先于其他很多国家,我们将谦虚地争做第一。”
德国“后发先至”
杜塞尔多夫是德国经济中心北威州的首府,这颗莱茵河“明珠”近来在中国知名度急剧提高,主要原因正是华为、中兴、徐工、五矿等中国企业的大举落户。欧债危机期间,中国就已上升为对杜塞尔多夫FDI排名第五的国家,甚至超过法国。
当2013年中兴公司洽购阿尔卡特朗讯旗下公司后,德国人进一步发现中国企业的资本运作也为杜塞尔多夫带来了就业岗位的保证,被收购公司的员工由不到20名中方管理层和900名德国员工组成。中兴德国服务公司CEO徐子阳对本报表示,当工会的要求得到满足后,中兴的进展就开始变得顺利。
中国企业大举进军杜塞尔多夫,是德国近来大量吸引中资的缩影。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GTAI)数据显示,中国2013年在德国直接投资的项目数量高达139个,成为在德投资项目数量第三大的国家,仅次于美国和瑞士。
FDI Markets数据显示,2009~2013年,德国是中国最重要的绿地投资目标国家。绿地投资指不含并购的新建投资,能够有效促进目标国家产出和就业的增长。
这令欧洲吸引外资的先行者英国感到了担忧。安永首席经济学家马克·格雷戈里(Mark Gregory)在研报中表示,英国现在已经没空自满了,对FDI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英国在争取FDI方面正面临德国日益强大的压力。“在吸引新项目上,英国在2012年首次落后于德国;在对FDI的吸引力上,国际投资者已把德国排到了欧洲第一;在吸引诸如中国等新兴市场FDI项目上,德国正在巩固优势。”
根据安永的调查,更多投资者在展望2014~2016年时,已把德国列为欧洲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英国屈居第二,法国则名列第三。
汽车制造、机械工业、电子行业是中国企业最看重的行业,开公司的低门槛也是德国的一大优势:任何人,无论国籍或居住地,均可在德国成立公司。德国没有专门的投资立法,政府也没有针对在德国设立公司的外国企业家设置持股比例限制。
德国联邦经济与能源部的一位亚太事务负责人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尽管德国也存在外资审查机构,但至今从未发生过一起阻碍中国投资的案例。相比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屡次阻止中国投资,德国并没有过多的政治考虑。
有接近德国政府人士对本报表示,目前德国官方对以经贸关系为代表的中德关系的高水平已有普遍共识。伴随着两国政府总理即将实现的年内互访,中德新一轮“蜜月期”还将步入新的阶段。
多国密集发力
从北海到地中海,自直布罗陀穿越至波罗的海,如今全欧洲都在积极争取中国投资,招商引资活动络绎不绝。
安永数据显示,2013年流入欧洲的FDI金额高达2230亿欧元,同比增长25%,创造了16.6万个工作岗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功不可没。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中国媒体关系负责人曹奕对本报表示,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的使命之一,就是使德国成为在欧洲乃至全世界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其中的目标之一就是中国企业,希望它们在德国创造工作岗位,促进德国经济发展。
“各大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投资都非常感兴趣。所以‘竞争’就自然而然存在。”姜苏唯对本报表示。
尽管在吸引中国投资方面开始落后,但在全世界范围内,英国仍然是欧洲最强的“吸金”机器,尤其表现在吸“美元”上:美国经常能在全部外国对英FDI项目中独占四成左右。
“英国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吸引外资历史最悠久、环境最开放的国家。加之语言及国际金融中心等优势,英国一直受到国际投资者的青睐。”姜苏唯对本报表示,英国当届政府对中英双向投资和贸易有着前所未有的重视度,相信中国对英国投资的势头会在未来几年迅猛增长。
英吉利海峡对岸的法国也不甘示弱,2013年中国对法投资项目数量达33个,高于2011年和2012年的23个和31个,成为在法投资的主要亚洲国家。
有熟悉欧洲招商引资形势的人士对本报表示,英法招商引资的最大特点在于首都极强,大伦敦和大巴黎拥有巨大的集聚优势。安永的数据亦显示,伦敦和巴黎是投资者眼中欧洲最有吸引力的两个城市,德国三城——柏林、法兰克福和慕尼黑紧随其后。
与此同时,意大利总理伦齐上周先后访问上海和北京,并分别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面。伦齐表示,意方重视发展对华关系,欢迎更多中国企业赴意投资。
注意到英法两国政府持续吸引中国投资者的努力,意大利驻华大使白达尼对本报表示,过去意大利比较注重对华出口,称之为“加工经济”,因为不提供原材料;但现在意大利意识到吸引外资的重要性,政府层面越来越重视对投资环境的改善。
尽管并不具备传统欧洲大国的先发优势,但其他一些欧洲国家也在密集争取中国企业。荷兰首相吕特本月出席中荷企业家论坛时致辞说,中荷双边经贸关系近年来得到良好发展,荷兰愿吸引更多中资企业来荷发展。《第一财经日报》还了解到,波兰等东欧国家也一直对招商引资不遗余力,甚至直接表态开放资本市场。
(记者潘寅茹、钱童心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