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创新汪滔:中国无人机俯瞰世界的高度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4-09-02 10:50:00

当时多旋翼飞行器已经兴起,大疆在新西兰的一位代理商告诉汪滔,他每个月售出200多个云台(云台是安装、固定摄像机的支撑设备),90%的购买者会将云台悬挂到多旋翼飞行器上。比较而言,这位代理商每月只能售出几十个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说明多旋翼飞行器市场比直升机市场大的多。

大疆很快把在直升机上积累的技术运用到多旋翼飞行器上。当时德国有一家名叫MK的公司生产多旋翼飞行器零配件,客户可以自行DIY。基于这一开源项目,中国大陆也有公司生产类似产品。大疆进入以后,迅速打响口碑,一年后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

从2011年开始,大疆不断推出新产品,包括WooKong-M (悟空)系列多旋翼控制系统及地面站系统、Naza(哪吒)系列多旋翼控制器、筋斗云系列多旋翼飞行器、禅思系列高精工业云台,风火轮系列轻型多轴飞行器以及众多飞行控制模块。这些面向全球专业用户的产品线,都有一个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名字。

除此之外,还有面向大众用户的Phantom(精灵)系列多旋翼飞行器。很长时间以来,航拍飞行器爱好者多多少少都懂DIY,很多人买了零配件,还要回去焊接。即便不需要太复杂的操作,摄像机总是要自己安装的。

大疆充分贯彻了一体化策略,2014年新推出的Phantom 2 Vision 多旋翼航拍飞行器,连摄像机都是自己生产并安装的。这是第一款真正意义上到手即飞的航拍飞行器,不需要任何形式的DIY。经由高度技术集成,大疆产品得以进入普通人的生活,在天猫旗舰店,Phantom 2 Vision 官方标配版售价仅为7499元。

“我们有点像汽车启蒙时代的福特,”汪滔说,“1900年代,美国有几百家汽车配件厂,可能只有几十家汽车组装厂。很多配件厂以前是生产马车配件的,每个核心模块的可靠性都有待提高。福特这样的公司出现以后,就把其他汽车组装厂干掉了。一定要做出整体化的产品,才能开辟较大的市场。我们瞄着这个点,抢占先机,有了现在的市场份额。”

Phantom 有4根桨叶,一只手可以拿起。专业级的筋斗云有8根桨叶,更适合专业领域应用。看似轻巧的航拍无人机,融合了飞行控制系统、数字图像传输系统(将影像实时传输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C等地面工作站)、陀螺稳定云台系统(大疆自主研发专利,即使无人机不断晃动,也可以保证下方摄像机拍摄影像的平滑)、飞行平台(如机身采用何种材料)等多个系统。

尽管技术含量高,但汪滔想做大家买得起的产品。过去几年,智能手机产业大发展,大量核心电子原器件价格下降,也让地处深圳的大疆间接受益。最初的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用到很多零件模块,光成本就要上万元,到了成熟的Ace One,成本已经降到数千元。

以Phantom 这样的产品为例,在德国换上碳纤维外壳,稍加包装可以卖到十几万元人民币一架。但汪滔知道,那样做市场空间有限。他说:“价格过高会导致产量有限, 我们想让更多人用上好产品。机身用碳纤维材料,飞行器每次飞行时间也许能达三四十分钟,但随着我们的产品大批量投产,不断投入研发,用塑料壳也可以做出续航时间达三四十分钟的产品。竞争对手也就没有任何理由,说服消费者认可其高达十几万元的定价了。”

航拍无人机已经越出爱好者的使用范畴。电力巡线、农作物监测、影视剧拍摄,这些场景都有用武之地。即便作为一件高科技玩具,在喜爱户外运动的发达国家,也有强劲的需求。《福布斯》中文版记者在盛夏的深圳湾公园试飞航拍无人机时,草地上玩耍的孩子们就纷纷抬头看天,眼睛里闪耀着好奇的光。尽管海风有点大,两架多旋翼航拍无人机在空中微微晃动,但实时传输回智能手机的图像,依旧稳定清晰。

因为有独创性产品(这是硬件产品最大的魅力),大疆员工的精神面貌也不一样,他们大多充满强烈的自豪感。用汪滔的话说,很多大名鼎鼎的中国公司,规模或许足够大,但本质上做的还是跟进型产品,没有引领潮流,而大疆创造了世间没有的东西,通过商业化运营,使之成为一个大的产业。

一个全新的市场,能够容忍开拓者的失误,只要企业及时修正,就能够一步步长大。大疆的迅速崛起,也不无幸运成分。创业之初,汪滔诸事亲历其为,如今他主要从产品线角度考虑问题。什么时机出什么样的产品,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和材料,是他要重点把控的。他认为一个优秀的工程师,天生应该是优秀的创业家,因为要对各种事情考虑到位,还要能够抓住事情的关键。理工科学生的社会经验与人脉资源相对弱一些,但只要牢牢抓住客户需求,从产品出发,就能绕开这些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