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b753f9fa310030f813cf409
C财经 > 财经独家
C财经 > 财经独家

【图说中国经济】搭“双循环”快车 中国外贸企业迎难而上

中央和地方及时推动出台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为企业纾困解难,稳住企业信心。政府行业企业形成强大合力。中国外贸企业迎难而上,在市场压力下茁壮成长,外贸主体规模不断壮大。2020-12-10 11:37

【海报】国际社会:中国抗疫成果卓著 为打赢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注入信心

当前,全球范围内的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蔓延。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呈现出持续向好、加速增长态势。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中国最早实现了疫情的防控常态化,将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降到了最低。2020-12-10 09:00

【图解】外媒热议中国经济强劲复苏:防疫成效凸显 全球影响力不断加强

外媒纷纷表示,中国经济的强劲反弹,凸显了疫情在中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也正在令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不断加强。2020-12-04 09:53

图说:中国-东盟合作开启新征程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双方互联互通不断加速,经济融合持续加深,经贸合作日益加快,人文交往更加密切,中国—东盟关系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例证。2020-12-03 09:31

【海报】中欧班列——抗疫合作的“生命通道”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挑战,中欧班列发挥了稳贸易,促运输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了经济复苏和贸易往来提供了运输可能。中欧班列正在成为中欧之间抗疫与合作的“生命通道”。2020-12-03 09:00

【大咖说】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数字抗疫加快网络安全技术创新

11月23日上午,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在浙江乌镇举行。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发表演讲时表示,网络安全是数字技术的底板,没有网络安全,数字技术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数字抗疫加快了网络安全技术创新。2020-11-27 14:13

【大咖说】国内大咖热议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经济 大有可为

11月23日,以“数字赋能 共创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在浙江乌镇开幕。2020-11-26 11:22

【图说中国经济】“建群”成功!RCEP助力我国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

备受关注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于日前签署。由此,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RCEP的签署对我国经济有何重要意义?跟随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2020-11-25 11:33

【大咖说】国际大咖热议世界互联网大会:推进国际合作 共同抗击疫情

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于11月23日至24日在浙江乌镇举行。大会期间,围绕疫情影响下如何进一步推动数字技术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不少参会嘉宾给出了他们的建议,一起来看看!2020-11-24 16:48

数说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

11月23日至24日,以“数字赋能 共创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将在浙江乌镇举办。今年的论坛有哪些亮点以及不同之处,让我们通过一组数字了解。2020-11-23 11:34

中国日报网评|RCEP的达成是对逆全球化的破局

“在资金成本最低的地方融资,在成本效益最高的地方生产,在利润最大的地方销售,”形象地点出了全球化的精髓,其背后需要的是合作共赢的精神。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不可阻挡。2020-11-19 14:23

全球最大自贸区正式启航!数说RCEP

11月15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正式签署。经过8年谈判,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就此诞生。一组数据,带你了解RCEP。2020-11-18 10:27

中外专家热议:中国高水平开放对经济全球化至关重要

中国高水平开放对经济全球化至关重要。中国高水平开放必将促进中国高质量的发展,也将为世界带来新的机遇。2020-11-16 14:53

孙虎军:天津着力打造区域开放新高地 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86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14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天津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孙虎军在以“中国: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为主题的分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天津要着力打造区域开放的新高地,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2020-11-15 14:24

史育龙:共建“一带一路” 优化世界经济循环

第86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14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史育龙表示,与相关国家共同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平台,能够使我们新形势下的世界经济循环变成一个更加丰满、更加立体的体系。2020-11-15 14:22

“高水平开放的中国与世界”——第86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召开

2020年11月14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银行、中国日报社与中国公共外交协会联合主办“高水平开放的中国与世界”——第86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2020-11-14 14:32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中国高水平的开放将为世界带来新的机遇

今日(14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银行、中国日报社、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共同举办的以“高水平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为主题的第86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海南海口开幕。2020-11-14 13:03

中国银行董事长刘连舸:深化金融服务创新,全面助力高水平开放和构建新发展格局

今日(14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中国银行、中国日报社、中国公共外交协会共同举办的以“高水平开放的中国与世界”为主题的第86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海南海口开幕。 2020-11-14 13:03

“双11”12年:双循环,新消费,数字化

这场购物狂欢节凸显出来的,除了破纪录的销售成绩外,还有数字技术在商品营销、生产、物流配送等环节所发挥的作用。从嘉年华式的狂欢,到利用数字技术开辟商业新模式,双11用了12年。2020-11-12 20:01

数读:三届进博会,越办越好

通过进博会走进中国的先进产品、技术,将助力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我国展现出开放、友好的姿态,也将吸引更多外资进入,为经济发展扩大资金链。虽然已经闭幕,但是进博会的溢出效应仍在释放。2020-11-12 09:00

【图说中国经济】第三届进博会圆满闭幕!不断扩大开放的中国,让他们信心满满

已经连续举办三届的进博会,联通中国和世界,已发展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作为一扇向全球不断展现中国扩大开放决心的窗口,给全球经济的复苏持续注入信心。2020-11-11 09:48

【直击进博会·参展商热议】开云集团中国区总裁蔡金青:进博会的举办是中国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剂强心针

开云集团中国区总裁蔡金青对中国日报网表示,开云集团今年是第二次参加进博会,而本届进博会的举行,在她看来更是中国引领全球经济恢复和迎接更好的未来的一剂强心针。2020-11-10 17:02

【直击进博会·参展商热议】泰国天丝集团CEO许馨雄:进博会的举办让我对中国市场拥有更强大的信心

“我们对中国市场非常有信心,正持续加大投资力度。希望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向其他公司证明,现在仍然是在中国投资的好时机。” 许馨雄说。2020-11-10 16:22

【直击进博会·参展商热议】德国莱茵TUV集团李涛:进博会的举办坚定了我们在华拓展业务的信心

TUV莱茵大中华区战略、市场与业务发展副总裁李涛说,“在当前不确定的全球经济形势下,第三届进博会如期举办,同时也让包括TUV莱茵在内的众多深耕中国多年的外企坚定了继续加大投入、拓展业务的信心。”2020-11-10 16:16

【图说中国经济】6句话,感受进博会的无限魅力

眼下,第三届进博会已接近尾声。这是一场“中国搭台,世界唱戏”的顶级盛会,在疫情之下如约而至,魅力不减。展览面积比去年扩大了近3万平方米,各国企业踊跃参展签约,向全球释放了合作的机遇和复苏的信心。2020-11-10 07:24

进博会加码“双循环” 海内外参展商:促进市场联通,共享开放红利

当前,我国正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进博会成为推动双循环的一扇窗口。2020-11-09 17:32

【直击进博会•参展商热议】诺维信陈晓慧:进博会是一个新的机遇与起点 愿助力中国绿色转型和发展

诺维信中国区总裁陈晓慧对中国日报网表示,今年是诺维信第一次参加进博会,而这意味着新的机遇与起点。2020-11-09 16:52

【直击进博会·参展商热议】冯氏集团中国区总裁冯裕津:中国进一步落实扩大开放 将为经济发展持续注入动力

冯裕津表示,更加开放的中国正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不仅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数字化快速发展阶段,且其内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正不断增强,对高端优质产品愈发青睐,都将为集团的未来发展带来巨大的信心与机遇。2020-11-09 16:45

【直击进博会·参展商热议】欧莱雅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费博瑞: 我们对中国市场信心十足 期待第三届进博会再创新高

费博瑞说,得益于政府精准施策、人们众志成城,当前中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稳中向好,生产生活已从“暂停键”切换到了“运行键”乃至“加速键”,再次印证了中国经济的韧性,“海阔鱼大”的中国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2020-11-09 16:33

【视频】第三届进博会现场直击:30件新产品新技术“全球首发、中国首展”,彰显跨国车企对中国经济复苏坚定信心

11月6日,记者走进汽车展区进行探访,这里集齐了世界排名前七位的整车集团,向庞大的中国市场展现各自的看家本领。2020-11-08 12:47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