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b753f9fa310030f813cf409
C财经 > 财经独家
C财经 > 财经独家

【直击进博会·参展商热议】陶朗集团蔡虹:进博会如期举办,是中国抗疫成果的证明和强大国力的展现

进博会的国内外展商的参展热情不减,足以体现中国这个市场巨大的吸引力;进博会的如期举办,也侧面证明了中国的抗疫成果,和中国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展现的强大国力。2020-11-07 10:03

【直击进博会·参展商热议】爱立信东北亚区执行副总裁申宁山:进博会展现了中国对外开放迎接合作的大国姿态

爱立信东北亚区执行副总裁、数字服务事业群总经理申宁山对中国日报网表示,在今年的全球环境下,中国举办进博会显得意义非常,这是中国经济环境恢复的一个信号灯,更体现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对外开放迎接合作的大国姿态。2020-11-06 16:11

【图解】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参展商热议“进博之约”

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4日在上海正式揭幕。作为中国宣示扩大开放决心的一扇重要窗口,在全球疫情蔓延带来诸多不确定性的背景下,这场如期举行的盛会备受海内外各界关注,也引发了参展商们的热议。2020-11-06 15:05

【直击进博会·参展商热议】欧莱雅集团董事长兼CEO安巩:进博会提供了宝贵平台 中国将继续在全球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11月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在上海举行。在全球疫情蔓延的特殊背景下,今年进博会的如期举行也引发了海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2020-11-06 14:58

参展外企高管盛赞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1月4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在上海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赢得了参会外企高管的广泛关注与好评。2020-11-06 06:48

【直击进博会·参展商热议】普华永道中国市场主管合伙人梁伟坚: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开放 将持续吸引外资加码中国市场

普华永道中国市场主管合伙人梁伟坚在接受中国日报网采访时表示,进博会的如期举办,为在华外企提供了强有力的信心和支持,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信念和决心。2020-11-05 16:00

【直击进博会·参展商热议】爱茉莉太平洋中国总裁高祥钦:“进博之约”鼓舞全球经济复苏的士气

高祥钦表示,新冠疫情仍在全球持续,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国际环境下,这场特殊的“全球之约”彰显了中国的信心和决心,鼓舞着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士气。2020-11-05 15:53

【图说中国经济】看!这是数字乡村的模样

近年来,我国数字乡村建设步伐加快,“数字+乡村”已经展现出广阔前景,更多的农民享受到数字化发展的红利。随着数字红利的持续释放,各方力量和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乡村正在改变模样。2020-11-04 15:32

【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建设文化强国,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将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必将得到进一步提升。2020-10-30 15:07

【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放

构建新发展格局,绝不意味着对外开放地位的下降。相反,展望未来,我国外贸进口和出口、利用外资、对外投资的规模将会持续地扩大。2020-10-30 15:03

“六个新”,“十四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提出!

这“六个新”主要目标的设定,在方法论上体现了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紧紧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对未来五年发展目标提出要求。2020-10-30 14:47

"十四五"规划,这些民生事值得期待!

“十四五”规划建议顺应亿万群众的期盼,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了一些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2020-10-30 13:39

数读“十三五”: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就斐然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三五”期间,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各类风险挑战,我国经济稳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多个领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2020-10-25 10:07

【图说】中国持续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力量

今年,中国将在现行标准下消除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中国的成功实践加快了全球减贫进程,增强了全世界消除绝对贫困的信心,为人类减贫事业持续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2020-10-24 08:05

【图说中国经济】前三季度经济增速由负转正

10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0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数据。其中,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货物进出口总额、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2020-10-19 12:55

【图说中国经济】积极构建“双循环”新格局 中国经济有力回暖提振全球信心

当前,面对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变化,中国正积极构建“双循环”新格局,进一步挖掘增长潜力,同时继续扩大开放,给全球经济不断注入信心。2020-10-17 10:22

【图说中国经济】自贸港政策红利凸显:海南离岛免税促进消费便利化,加速经济内循环

在新一轮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重构中,海南把握住离岛免税政策,正努力成为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2020-10-14 11:49

【图说中国经济】7个关键词看中国前三季度外贸进出口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我国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稳外贸政策效应持续显现,进出口明显好于预期。2020-10-14 09:08

坐着高铁看中国|关于高铁的这些“硬核”知识,你要知道!

高铁是中国发展的一张闪亮名片。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快、建设规模大、运输能力强,整体技术进入世界先进水平。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就让我们坐上高铁,一起去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新时代的蓬勃气象!2020-10-02 07:00

北京国际车展引外媒关注:中国展现控制疫情信心 汽车消费已有力反弹

北京国际车展的召开,展现了中国对于控制疫情的信心,而目前这一全球最大汽车市场已经开始呈现有力的消费反弹。2020-09-30 10:48

“东盟媒体看中国脱贫攻坚”云论坛召开 聚焦中国脱贫样本共商脱贫减贫合作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共享中国脱贫方案——东盟媒体看中国脱贫攻坚”云论坛28日召开。中国及东盟国家主流媒体记者、专家学者共聚一堂,走近中国脱贫样本,共商脱贫减贫合作。2020-09-30 09:28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彭锋:分享脱贫攻坚经验 为共建美好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加速普及创新发展,为推动公益扶贫创造了新模式、新平台,为精准扶贫、改善民生提供了新路径、新动能。2020-09-29 17:23

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陈德海: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 更需要全球团结和国际的协作

中国和东盟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树立了全球抗疫的典范,展现出了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旺盛生命力。2020-09-29 17:23

电商扶贫网红何瑜娟:帮扶农户、推动就业 社交电商精准扶贫在基层开花结果

“通过网上直播可以很精准地帮扶到贫困户,帮他们销售产品,一场直播可以进行精准帮扶到。这两年我们帮扶到的农户达到1500户以上,企业和合作社多达50多家,带动当地就业25人。”2020-09-29 17:23

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副主任谭卫平:持续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减贫合作 助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只要各方继续秉持民生宗旨,并肩前行,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减贫合作必将继续取得新进展,呈现新气象。2020-09-29 14:23

中国—东盟中心新闻公关部主任苏裕:中国减贫经验值得东盟国家学习 应进一步推动务实合作

东盟国家可以从中国的成功经验中学习,而媒体也可以起到一个桥梁作用,进一步推动东盟和中国的务实合作。2020-09-29 14:23

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院长徐秀丽:应进一步推动减贫经验分享 促进中国与东盟人文交流

 “中国和东盟伙伴完全可以在共同推动减贫事业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可以通过分享减贫经验来实现这个目标。”2020-09-29 14:23

【图说】接地气!6句话看中国交通扶贫成效

经过各有关方面艰苦卓绝的合力攻坚,我国交通扶贫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已经基本完成了“两通”,即通硬化路和通客车任务。下面让我们通过6句话,一起来看交通扶贫取得的显著成效。2020-09-29 11:18

【图说】国庆71周年 | 防疫情,促经济:两场“战役”看中国力量

国庆来临之际,中国日报网用7个字总结今年以来经济形势,旨在以国庆这个特殊的节日为重要节点,回顾我国在防疫情和促经济两个“战场”取得的成绩,展望未来,虽仍有荆棘,但依然可期。2020-09-28 13:50

【图说中国经济】数字贸易: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

在新冠肺炎疫情重创全球货物贸易的情况下,数字技术展现出巨大活力,让不少人将数字贸易视作推动经济复苏的新动能。2020-09-23 09:00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777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版权保护:本网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中报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独家所有使用。 未经中国日报网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给中国日报网提意见:rx@chinadaily.com.cn
中文 |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