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中国在线  >  新闻聚合  >  财经滚动

2015投资陷阱大起底

都市快报林司楠,梁应杰 2015-12-31 08:47:00

  每月高达3分、5分的利息,如此诱人的投资项目,极有可能是“请君入瓮”的投资陷阱。它就是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这些案例都有承诺高额回报,具有低风险、高收益的反投资规律特征;或编造项目、订立陷阱合同,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或混淆理财概念,宣扬投资诀窍的神秘性,让投资者在复杂的金融产品概念前失去判断力。以下是两个典型案例的分析报道。

  案例一

  5万元投资6年后拿到10.8万

  声称投资一个赚一个的便民设施靠谱吗?

  投入5万元,6年之后总共能拿到10.8万,这样的生意你动心吗?最近,不少杭州市民都收到了一家北京公司的邀请,请他们参与投资一款社区便民设施,为期6年。以5万元一档为例,每个月返还收益1500元,到期后这5万变成了10.8万,翻了一番多。

  这两年,由于网购群体的增加,这种收发快递的便民设施也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产业。不过,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产品都还是投入期,属于“赔本赚吆喝”的阶段,作为去年才入行的新兵,这家北京公司真的能做到投一个赚一个吗?

  一年募集资金超2500万

  根据一位姓叶的女业务员介绍,公司去年年底进入杭州,一年下来在社区、写字楼等地方铺设了500台设备,资金全部来自于民间,“我们的模式和众筹差不多,你可以根据资金实力选择,每月都有租金返还。现在最受投资者欢迎的是5万元的设备,已经有人投了一年,拿到了承诺的回报。”

  这也意味着按照500台新铺设备计算,过去一年,这家公司在杭州至少募集了2500万元资金。

  叶小姐同时透露,公司正在发动社区居民推广产品,加快铺设速度,争取明年每省每年新增1000台设备。不过她不愿意透露迄今为止全国到底有多少台,只是强调在全国8个省市有分支机构,公司实力雄厚。

  全行业亏损 唯独它赚?

  从外表上看,这款设备与市面上其他设备并无二样,只不过多了一块42英寸的大屏。在业务员口中,这块大屏显示的广告是制胜的关键。

  “我们每投一个设备都是盈利的,根本不用担心本金出问题。”叶小姐对于盈利相当有信心,这与行业的发展现状相差甚远。

  以铺设此类设备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三泰控股为例,在今年中报里,三泰明确指出这项业务仍将继续亏损,预计全年将新增1.7万个网点,亏损约为1.35亿元。

  杭州一位相关行业从业者表示,由于无法产生持续盈利,亏损几乎是全行业的普遍现象,“广告确实是可以挖掘的利润点,但无论LED广告还是柜体广告,都需要铺设达到一定量才能实现,前期投入相当大。”

  谜一样的广告收入

  叶小姐也承认,公司目前的收入主要来自于广告。但她拒绝透露杭州这些设备的广告收入情况,只是模糊地告知郑州分公司刚签订了一个价值百万元的协议。

  既没有设备的具体数量,又没有广告收入的具体信息,公司收入是个大大的问号。叶小姐说,公司广告交给一家知名广告公司代理,“这家公司很厉害,广告界的朋友都知道。”

  不过在网上,这家广告公司的信息十分有限,广告圈里的人也知之甚少。记者连续两天试图联系对方,两个电话一个停机,一个始终无人接听。

  业内人员透露,由于此类设备用户使用时间较短,适合短时间内抓取用户的广告形式有限,所以行业目前盈利模式非常单薄。

  既然是LED广告,不妨参考一下分众传媒。在分众传媒较为辉煌的2011年,其在商业写字楼里的单个屏幕每个季度能产生近300美元的广告收入,折合人民币1800元,算下来每个月只有600元,连这家公司承诺的1500元收益的一半都没到。这些年因为广告渠道的分化,分众单屏的收入也在下降。

  法人股东曾涉嫌传销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北京这家公司股东是一家投资公司A。该公司曾经参与运作一个主打消费增值的业务,因为涉嫌传销备受质疑。

  随后有投资人反映,在北京这家公司成立后,A的业务员就鼓动他们将原先的钱转为北京公司的原始股,并发放“预备记名股东权证”。

  在与叶小姐的接触中,她也提及原始股,声称公司要把广告业务运营上市,将于后年在A股上市,公司正在向老客户提供原始股,“今年5月份那批认购价格为1元/股,现在起码要2-3元了。”

  她还透露,公司年末会有回馈客户的活动,投资5万元能够获得1000元红包,“如果想要投,我给你报个名,现在是最好的时候。”

  案例二

  警惕“互联网+”浪潮下的投资陷阱

  近日,一种“互联网创新消费模式”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在该模式下,消费者登录相关消费平台后,只要花上1.5万元就能买到4.5万元的等值商品;或者先拿1.5万元的等值商品,再将剩余的3万元等值商品托管到相关消费平台上代为销售,赚取其中的利润。乍一听,这是一笔相当划算的买卖,花少量的钱就能买到比正常情况下多得多的商品,消费之余还能顺带做点投资。

  可事实情况真的如此吗?在记者多方了解之后,发现这“天上掉馅饼”的事儿还真得格外擦亮双眼。

  看不清价格的“黑匣子”

  1.5万元能买到4.5万元的等值商品,那么消费者接下来关心的话题显然就是“我花出去的钱究竟能买到什么类型的商品?”“品质又如何?”“这决定了我做这笔交易值还是不值?”

  单从价格上看,价值4.5万元的商品花1.5万就能买走,相当于总价上打了3折,这样的折扣力度即便是淘宝网、京东这样的大电商平台也无法做到。

  按照这家互联网消费平台相关负责人的说法,自己网站上的商品之所以卖得比其他商家便宜,主要是因为在他们的消费平台上,消费者与供货商是直接交易,不存在传统的中间代理商、经销商等。

  登录该平台网站,发现这个平台经营的商品在一些正规超市中根本找不到类似的商品。大多只有一个编号和一张看不清品牌名称的缩略图。既没有价格标注,也无法查看商品信息。

  按照该平台负责人的说法,要想知道更多的信息,首先得成××为该平台的“内部会员”。这也就引出了所谓的第二种“消费”模式——边做消费边投资。

  以消费之名募集投资

  上述平台负责人称,如果是采用第二种消费模式,需要和公司签订一份线下协议,用于购买一份投资产品。这份投资产品的价格恰好是1.5万元,每个月连本带息能拿到1330元,一年半付清。不过,对于资金的投向以及风险保障,上述平台负责人并不愿做过多的说明。

  购买完成后即可成为该消费平台的“内部会员”,并获得相应积分(一般是1.5万元对应1.5万分),并用于兑换该消费网站上非“内部会员”看不清价格和产品信息的商品。换言之,所谓的“互联网创新消费模式”并非是边做消费边投资,而是先买一份不知道投向的“理财产品”,并用获得的积分换取一些不知名的商品。

  记者粗略地计算了一下,如果真有投资者买下他们的产品。投资1.5万元,正常兑付的话,每个月能拿到1330元,一年半后总共能得到23940元的收益。扣除掉最初的1.5万元本金,一年半的纯收益是8940元。相当于一年半59.6%的收益,平摊至每月是3.31%,约496.7元。

  这每月3分的利息,隐约让人联想到江浙一带比较盛行的民间借贷——近几年的借贷利率也基本在每月3分左右。

  类似的“消费=投资”套路

  上述互联网消费平台“消费=投资”的套路,让人想起了三年前我们做过的一组报道——即“万家购物”消费返现模式。

  当时,万家购物打着满“500返500,满1000返1000”的旗号,承诺万家购物的会员在加盟商处消费可以逐步累积,满500元就能获得1个分红权,满1000元可获得2个,依此类推。次日,万家购物会从每天的营业额里拿出10%作为红利向每个分红权发放。不过,万家当时的这种消费返现模式引来了许多加盟商的质疑,原因在于加盟商每天只以交易额的16%(万家拿其中的10%用来返利)进行让利,而万家却承诺给消费者100%的返利,这其中的差额由谁弥补?

  随后,浙江省工商局对万家购物事件给予回复称,“万家引入虚假宣传,广告突出宣传满500返500,没有承诺期限和保证返还,并且如果按照现行的运营分红模式继续下去,势必产生分红权无限增加与营业额有限增长之间的矛盾,万家购物网的资金链难以维持,消费者也难以获得预期收益。”

  面对这样的“网络陷阱”,无论是消费者还是投资者,都需要格外擦亮双眼。在购买相关产品之前,多想想其背后的逻辑,对于超过正常范围的利润或者收益多问个为什么,毕竟天下不存在免费的午餐。

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潍坊舰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571名中国公民撤离也门
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潍坊舰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571名中国公民撤离也门
独家:中国日报网2015年十佳华语电影出炉 会在火星种土豆的学霸并不多 理工宅男仍然槽点满满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热搜榜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详细>>

      反对唱衰中国经济

      详细>>
         
      •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联系我们

      电话:010-84883646 E-mail:caijing@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