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中国在线  >  新闻聚合  >  财经滚动

周放生:当前企业困难程度不亚于上一轮国企脱困

  (原标题:周放生:当前企业困难程度不亚于上一轮国企脱困)

周放生:当前企业困难程度不亚于上一轮国企脱困

  网易财经12月14日2016年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今日在北京举行,论坛主题为“大国图新重启增长”,经济界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经济改革,网易财经正全程直播。

  在《国企重回市场》的分论坛中,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周放生表示,世界500强的提法是在误导政府、误导企业、误导民众。进了名单的企业可能为了保住在所谓世界500强名单就必须不惜代价创造营收,但可能营收越大亏损越大,以至于陷入两难选择。

  周放生认为,当前企业困难程度不亚于上一轮国企脱困,但是大家没有改革动力,许多人改革的精神状态却远不如当年,普遍免责心态,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敢作为、不想作为教委普遍,改革动力严重不足,这是当前的主要矛盾。

  以下为文字实录:

  周放生:大家好,我谈点具体问题,大家看看我的题目就知道,我是谈东北三省国企改革脱困分析,我刚刚从东北回来,从沈阳、哈尔滨做了点实际的调查研究。

  首先谈谈现在的困难状况。根据我调查的感受,目前东三省的国有大型企业的亏损面应该接近上一轮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亏损情况。当年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面是39.7%,我18年前是国家经贸委国有企业脱困办公室的副主任,当时我们跟晓南是同事。有的企业已经停产半停产,有的企业已经开始拖欠职工工资,其他的拖欠就不用说了。连过去很少出现的铁路货运运力现在都需求不足。现在有些报盈利的企业实际上是亏损,不这样报他们会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为什么?你懂得。

  第二,原因。上一轮国企陷入困境的直接原因是三角债,许多国企负债率过高,因为1984年实行了拨改贷以后,1984年新设的国企国家没有给资金,老的国企国家也没有注入资本金,因此这些企业的负债率提高,一开始设立就是百分之百负债率,可以这么讲。如果再经营部善就超过百分之百。人员,没有社会保障制度,这一次企业困难的原因第一是产能严重过剩,产能过剩是正常的,产能严重过剩是不正常的,现在有些行业产能过剩已经超过50%,这还不算在建项目产能,也就是说产能严重过剩的顶峰还未到来。据第一线的有些企业老总估计,产能严重过剩的结构调整大概其需要3-5年。因此更加困难的时期还在后面。第二,是2008年4万亿刺激需求的措施将产能严重过剩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机错过了,当时落后的产能不但没有被淘汰,反而继续扩大产能,困难、矛盾积累到了今天,这个教训要反思,是人定胜天,还是承认客观规律?产能过剩,产能严重过剩40年来已经出现过几次了,一次比一次严重,过去是低端产能过剩,现在是某些行业高、中、低端产能全面过剩,当然还有许多核心技术产品仍然依靠进口,产能严重过剩的更根本的原因是一,国企做大的冲动(不含政府推动的战略性重组),企业做大以后有地位、有级别、有面子、有好处,有了大才有一切,何乐而不为?大是第一位的,效益只能排在后面,在企业重组过程中,大还有可能当鸡头,不当凤尾,做大的动因第一个不是市场需求,而是上级的要求和自己的需求。第二,地方政府的冲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许多各种条件诱惑企业做大,企业做大有利于地方GDP增大,大家都有利。第三,舆论推波助澜。舆论大讲所谓世界500强,这完全是一个莫须有的概念,实际上美国财富杂志讲得非常清楚,是世界500大。是按营收排序,跟盈亏没有关系,大不等于,这是强,把民营大硬说成强。王知乐(音)研究员在前年成都会上对应过这个问题,他当着王志(音)的面承认这是错误,翻译成中文变成世界五百大是错误,他说他不懂中文,后来他知道这是两个不同的词。世界500强的提法是在误导政府、误导企业、误导民众。现在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进了名单的企业可能为了保住在所谓世界500强名单就必须不惜代价创造营收。但可能营收越大亏损越大,到底要成为什么样的企业?两难选择,往往面子比什么都重要。1958年大跃进,大干快上的指导思想和思维影响至今。

  第三,解决东北三省的关键在哪里?靠国家加大项目投入能解决问题吗?靠央企投资能解决问题吗?产能过剩如此严重,央企还能盲目投资吗?有些央企本身已经开始困难,靠加大投入能解决东北三省问题吗?能解决大面积国企脱困吗?当然从地方来,国家投入多多益善,反正不要白不要。东北三省问题的关键在改革,改革的关键在国企改革。所以讲叫改革突破看国企。那么国企改革的关键是什么?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是毛泽东讲的,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国企改革的内因是什么?改革国企的体制机制,增强企业的活力,让员工成为主人,这就是内因。

  第四,分析。目前企业困难程度不亚于上一轮国企脱困。现在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政府手中的财立更雄厚,资源也更多,这是比上一轮国企脱困非常有利的条件,但许多人改革的精神状态却远不如当年。普遍免责心态,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敢作为、不想作为教委普遍。改革动力严重不足,这是最令人堪忧的,当前的主要矛盾不是刮风,不是一哄而起,不是过热,而是过凉,是大家没有改革动力,这是当前的主要矛盾。

  第五对策。建立“容错制度”。大家怕担责任,怕犯错误,鼓励改革中的创新、突破、试错,没有错就没有对,屠呦呦成功之前失败过三百多次,改革探索中的错就如同科研中的失败是一个道理,错是对他妈,要明确只要在试错的过程中在改革的试错过程中没有贪腐行为一律免责,不然有谁冒着可能被追责的风险去试错呢?这应该成为共识。第二,给予更大的改革支持,东北三省的地方国企除了少数属于公益性,绝大部分属于充分竞争性领域的企业,既然已经这么困难了,应该给予他们更大的改革空间,支持他们更多的创新、突破、探索,鼓励他们以更大的改革力度脱困,只要能脱困,什么招都可以用,总比让更多的职工下岗要好。现在更加需要的是思想的解放,给予更大的政策空间,甚至比给钱更有效、更起作用。第三,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实现共享,因为共享是中央“十三五”规划当中最重要的理念,就是共享。推进加大骨干员工持股的力度比民营资本、财务资本进入要更重要、更迫切。他们企业改制中员工持股的份额可以不设限,因为准备出台的文件可能要设限,我建议给东北更加放开。改革脱困关键在人,关键在企业内部人是否能好好干活,尤其是企业的经营者,特别是一把手,能否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带领大家改革脱困。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改革从来都是被逼出来的,只有让企业骨干员工,特别是经营者拿出身家性命和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做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荣辱与共,风险共担,改革脱困了,让企业骨干员工共享他们创造的价值,企业故跟员工好好干活成为主人,企业才有希望。骨干员工主要指业务骨干为主的骨干员工等等。

  第四分红权改革。两权分离以后就带来了委托代理的矛盾,委托代理矛盾几百年了,并没有找到一个很有效的很好的解决方法,比如美国安然失踪和安达信事件就是做假账。后来美国政府出了《撒班斯法案》,我认为是在破的衣服上补,没有解决问题,所以发达国家也没有找到比较好的解决方案。我们国家当时的钱庄当时遇到的也是同样的矛盾,总部在平遥,而分号在全国各地,老板对职业经理人怎么进行监管?如果骑马去的话恐怕要几个月,卷款外逃早走了,他们遇到的就是委托代理问题,他们怎么解决?就是发明了申股制度,老板拥有申股,利益分配的结构是申股为大,占到60%以上,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办法,就基本解决了委托代理的问题。《乔家大院》讲的就是这个问题。我们老祖宗用申股制度、分权改革基本解决了委托代理的矛盾。

  上个世纪联想分红权改革,1993年中国科学院和当时的国家国资局,我在那个单位工作,给联想一个特殊政策,就是把联想股份的30%的分红权,不是股权,是分红权给了企业内部人,柳总他们那些内部人。民营资本进入,形成三足鼎立的股权结构,目前联想的股权结构是国有股366%,大概40%的骨干员工持股,还有40%的民营资本。当时中科院计算机组只给20万,大概至少增长了上千倍。分红权改革使联想有了主人,解决了联想发展的内因,国有资本、民营资本搭经营者、骨干员工资本的便车,没有20年千分红权改革就没有联想的今天。

  农村改革,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什么问题?解决了土地收益权归谁的问题,农民就好好干活了,农民并没有在法律上拥有土地的所有权,到现在也没有,只是接近所有权了,像流转,接近了,但是法律上并没有所有权,只解决了收益权,农民好好干活的问题就解决了。从理论上讲,从两权分离变成三权分离,明确收益权可以更好地调动积极性。有人可能问骨干员工他们没有出资持股,他们凭什么拥有分红权,他们分的是不是国有资产流失,是不是造成国有资产流失?我们要讨论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企业的价值是谁倡导的,应该归谁?一种说法是企业的价值都是劳动者创造的,都应该归劳动者,与资本无关,这个提法科学吗?谁还会去冒险投资呢?另一种说法,企业的价值都是资本带来的,谁投资谁所有,谁收益,现在《公司法》就这么规定的,都应该归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无关,这合理吗?不是把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全剥离了吗?以上两个说法是两个极端的说法,真正科学的说法应该是中庸之道,就是企业的价值既有资本带来的,也有劳动创造的,按资分红与按劳分红才是合理的,这就是理论基础。人才资本和物质资本利益共享制才是公平的,劳动股份制是合理的。有人说我们不在国企里面,我们能不能分红?就是其他人能不能参与分红?那是不可以的,因为你没有在企业劳动,我说的是按劳分红,你没劳动怎么能分红呢?作为国有资本全国人民的一分子,你可以去到,因为现在规定部分国有股要划给社保基金,你可以在社保基金那儿享受到分红。

  我再讲一个民营企业的案例,四季民福烤鸭店现在的做法是这样的,在北京八个店,我是做了现场的调查研究,我吃了七个店,我是自己掏钱的。我是自己掏钱,自费做案例调查,他们的做法过去都是老板跟店长一年一年谈指标、谈代理,前几年变了,叫利润基础三年不变,前几年的平均利润做基数,增量利润的分配是职业经理人,代理人和骨干员工占70%,老板占30%,倒三七的分配结构,增量利润倒三七的分配结构,就这么一个制度改变了。出现什么情况?利润一直增长,比如前三年是三百万,老板谈了半天,但是这个制度一下去,第二年的利润是400万、450万、500万,他们的利润是四个方面,第一,原来有人吃回扣,腐败变成利润,大家分钱,第二,同样的营业收入当中,现在每天倒的垃圾是原来的1/5,那4/5就是浪费,浪费减下来,变成利润,大家分钱。第三,本来这个店应该拥有40人合适,结果店长就多招了10个人,从老家把人招来,亲戚朋友的孩子,把这10个人减下去,人力成本减少之后变成利润,大家分钱。第四就是大家成为主人之后,这个店就是自己的,就好好干活。卫生、质量、服务各方面都提高,大家就会更多地愿意吃饭。你们可以看,一年365天天天如此,不排40分钟是吃不上饭的。更多的人来吃饭,营业收入增加,毛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利润增加,这四个方面就利润率增长,为什么出现四个方面?因为原来是一个主人,就是老板是主人,现在大家都是主人,所以他们自己说过去打工仔,这些都是农民工,没有一个北京城市的孩子,全是北京周围山沟里的穷孩子们到这儿来打工,他们说过去打工仔今天当主人。无需扬鞭自奋蹄,夜里两点不上班,业绩没达标。员工是先当店员,争当店长,买车买房,接来爹娘,这才是目前的企业文化。目前上万家宾企在做分红权改革。

  我们国企能不能做?国务院发了139号文,关于国有骨干员工持股,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取得企业股权,符合条件的也可以获得企业利润奖励,就是讲分红,因此国务院国资委在七年前的文件就明确可以实行分红权改革。而且分红权改革操作容易。关键是要想明白不鼓励改革,不承担责任,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第五,科技人员应该拥有其职务发明、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成果的部分权益,如分红权、股权和项目权益。应该拥有其发明的部分权益。中国应该借此机会让科学家名正言顺地拥有其职务发明、科技成果的部分权益。来提高研发的投入产出率目前科研资金严重浪费,挪作他用,效率不高尽人皆知,科研发明的创造者不拥有科技成果创造的部分权益,只给予荣誉、奖金无法体现其创造的价值,也不利于留住人才,要让科技人员能够更多地分享自己的科技成果,拥有与其相应的权益。在政策制订中,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见物不见人,见事不见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人员是第一生产力的内因,科技创新人的因素第一,不在制度上承认这一点,鼓励科技创新改变一句空话。东北三省人才济济,解放人就是解放生产力。

  第六项目建设项目团队要出资,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允许非国有参股。我们现在企业投资也好,政府投资也好,当然有成功的,但是投资项目失误的比比皆是,动辄上千万、上亿,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投资项目的失误?我们大家知道,我们做投资项目的时候要做可行性研究报告,但是现在很多可行性研究报告,都是名为可行性研究报告,实为可批性报告,我当时就做过钓鱼报告,我甚至对报告是怎么炮制出来的,现在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比我当年水平高多了。如何减少投资项目失误率?关键是项目团队出资,成为项目的主人,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国有资本不投资应该成原则。

  企业改革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主人缺位。国企改革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主人缺位,工人阶级当家作主应将承诺落地,骨干员工持股,分红权改革让科技人员应该用有其职务发明的科技创新、技术创新成果的部分权益,项目建设项目团队要出资,都是为了解决主人到位的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往往解决最复杂的问题,国企的监管制度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该发生的照样发生。干活的人没有积极性,不能共享劳动成果,其他什么招都不好使。

  第七,严重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要坚决地破产,因为我们2007年颁布了一个新的《破陈法》,这个《破产法》最大的特点就是从美国联邦破产法引用了重整这概念,这是全世界的惯例,国际惯例。也就是进入破产程序后有两条道,或者清算,或者重整,如果没有价值就清算,有价值就可以重整。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花期音容和通用汽车都用经过破产重整。上市公司“中核钛白”破产重整,凤凰涅盘、欲火重生。我把中核钛白重整的过程拍下来了,题目叫《较量》,网上没有,要想看的只能找我。国资委很多领导看了,很多央企的很多人都看了,包括东北三省很多人都看了。无论用什么办法救企业,无论用什么借口稳定雅倒一切,救企业,都是改革倒退,哪一天政府没有人?可以花钱救困难职工,不可以花钱救困难企业,这是原则。企业要优胜劣汰。

  第八,租赁。一种干租,一种湿租,中石油某油田服务公司亏损2000万,后来改革了,湿租,连资产带人一块租,不但2000万亏损不管,条件是不能让职工下岗。国内一个民营企业是最好的,一个民营服务公司接收了,我问民营企业的老总挣钱吗?他说我们盈亏平衡,不挣钱,我说你为什么要干?他说380人当中,实际上真正不需要这么多人,比如需要200人就够了。原来有100多人冗员,在中石油里面没法解决。

  第九,关注城市扶贫,扶贫现在特指农村,中央高度重视。但是下岗分流职工、破产企业职工、厂班大集体职工等等的困难职工应纳入中央精准扶贫范围,农民还有土地,他们什么都没有。尤其是东三省可以先实行,将困难职工纳入中央扶贫计划。

  第十,工商登记。中央22号文件提出人才资本的概念非常重要,既然承认人才是资本,就应该可以进入企业注册资本,而现在做不到。企业注册资本登记应该遵循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原则,只要股东之间达成协议及工商登记部门应该给予登记,予以保护,不应干预。建议据此修改《公司法》,修改《工商注册条例》、修改工商注册条例、修改个人所得税条例,人才资本注册时不需要交个人所得税,分红、转让时再缴个人所得税。不然科技创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一句空话。林彪讲:“人的因素第一”。非常有道理,我们很多政策是见物不见人,见钱不见人,人变得最不重要的,我们需要人,又忽视人。防止国有资产流食成为天条,防止人才流食却只是说说而已。什么时候把人看得比物质更重要,我们就进步了。可以在东三省先行试行突破,先解放东三省的人才资本。

  关于国有资产流失问题。首先我货币要讲讲基本概念,什么是国有资产?我发现到现在为止,很多央托的老总、地方国企的老总还弄不清楚,很多人把国有企业里面的资产,比如说资金、厂房、设备、土地当成国有资产,这个概念是不对的它叫企业资产,不是国有资产,我们讲的国有资产的本质是国有资本,是价值形态,是资产负债表里的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它不是总资产,所以大家一定注意,这是一个最基本最基本的概念,如果这个概念不明晰,你们对很多国有资产流失的认识就是错误的。分为浪类,一类叫交易性流失,一类叫体制性流失。交易性流失是显性流失,体制性流失,比如说腐败造成的流失有多严重大家已经知道了,浪费造成的流失有多严重,投资失误造成的流失有多研究的,这些是看不见的,是隐性的,而且天天在发生,是隐性的流失。我们希望这两种流失都要防止,最重要的要通过改革才能防止,看是看不住的。另外一个概念,就是法律不追溯以往,这个概念我们一定要非常清楚。第二,不能将改革红利当成判断是否流失的依据。这个企业改革之前,我知道是500万利润,改革以后变成1000万利润,就说当初就应该是1000万利润,你这是否定改革,这完全是错误的概念,缺乏常识。对基本的概念,基本的判断的标准,我们要通过学习来进一步提高认识,这样你判断才能准确。尤其是我们负责纪检和审计的人员更应该加强学习法律。

  谢谢大家,欢迎讨论!

周放生:当前企业困难程度不亚于上一轮国企脱困

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潍坊舰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571名中国公民撤离也门
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潍坊舰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571名中国公民撤离也门
“海外豆瓣”IMDb评选年度十佳电影 你看过几部? 会在火星种土豆的学霸并不多 理工宅男仍然槽点满满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热搜榜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详细>>

      反对唱衰中国经济

      详细>>
         
      •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联系我们

      电话:010-84883646 E-mail:caijing@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