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江涛:“茅于轼下午茶”喝出啥味来?
近日,经济学家茅于轼拍卖与自己共喝下午茶,来自国内近50人参与竞拍,最终6人成功获拍。6人中出价最低2万元,出价最高15.9万元,这顿下午茶的“价格”最终定格在25.9万元。茅于轼称竞拍下午茶是因为自己所在的民间智库经费较紧张,将把拍卖所得用于学术研究。(7月17日华西都市报)
这是国内首次竞拍与经济学家喝茶的机会,而茅老也在迈入84岁高龄时,成为国内首个拍卖喝茶机会的经济学家。值得关注还不止这两个“首次”,这顿下午茶6个人的价格本应只有12万,而出价排名第一的竞拍者段绍译仍坚持支付15.9万元,使这顿下午茶的“价格”最终定格在25.9万元。在网上搜索“茅于轼拍卖”,出现了几十万个结果,不管怎么说,这事搞大了!
人们自然想到那个斐声全球的“巴菲特午餐”。这一与股神巴菲特在纽约知名的牛排馆共进午餐的活动已进行了12个年头。2000年起每年拍一次,03年起转为网上拍卖,所得善款全部捐给美国慈善机构。2011年6月,“巴菲特午餐”再破纪录,买家在拍得234万美元后“意犹未尽”,在已经夺标的情况下,自愿多付出几十万美元,将午餐价格提高到了260多万美元。“巴菲特午餐”无疑是多赢之举,巨富老人找到了一种特别的快乐;竞买者利用名人效应为自己造势,成为塑造个人品牌的大好机遇。最重要的是真金白银流进了慈善的玻璃口袋。有人说是“商业炒作”,善款的积聚就是最有力的回应。
“茅于轼下午茶”的葫芦里到底装了些什么。第一;执意多支付很像去年“巴菲特午餐”竞买者的风格,但搜索后令人大呼上当,段绍译竟是茅于轼唯一签有《拜师备忘录》的弟子,而且六年前就加盟天则所,任茅于轼的助理。他的“执意支付”拿的是天则的钱吧?这就等于自个从这只口袋掏钱往另一只口袋里塞,还故意要让全世界都看到,有意思吗?
第二;6位竞拍胜出者还有两位是化名的,有了段绍译的一番表演,很容易让人猜想他们是否也是托儿。如果这三个人都是卧底,那么,另外三个人到底是什么背景?如果他们真是茅老的铁杆粉丝,发现其中有托,下午茶会喝出怎样的味道来呢?
再者,声称此次下午茶拍卖所得的善款全部用于资助天则所的学术研究,说白了,就是拉赞助。这与“巴菲特午餐”的钱款去向有着本质的不同,就是一场自编自导忽悠公众的游戏而已。民间机构拉赞助无可厚非,但东施效颦整出个“拍卖下午茶”来,不仅缺乏诚意,对公众不厚道,而且还贻笑大方,让地球村的人们看咱们的笑话。
略作对比,就知道中国的经济学家在人格魅力、道德操守、社会责任、学术精神乃至行事风格等方面与巴菲特的差距有多大。这些年,中国的专家教授不遭待见,作为他们中的精英人士更应知耻后勇,别干为一已之利炒作无底线、低估公众智商的事。学习巴菲特,做到形似神也似,“茅以轼们”要加油啊!






- 涨姿势:时尚色彩 英伦风
- 一往情深深几许?七夕寻觅光影故事背后的爱情箴言
- 为生活添色彩 盘点纽约帝国大厦灯光秀特别造型
- 中国道协否认发谴责《道士下山》声明:对影片持包容心态
- 双胞胎宝宝激萌走红屡遭搭讪 辣妈写答题板机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