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提醒:保障保险权益关注五大问题
合同履行问题、营销员说明义务问题都是投保人在购买产品时需要格外留意的环节。如何进一步认识保险产品中的陷阱,更好地发挥产品的保险保障功能是每个消费者的意愿。昨天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业内人士提醒,在购买和持有保险产品时,有五大问题需要关注。
在保险产品营销中,常见的欺诈行为便是银保渠道中的“存单变保单”。这是指保险营销员将保险产品混同于储蓄、理财产品进行销售,以高额回报引诱客户投保。营销员片面强调高收益或者夸大收益,不进行风险提示,对费用扣除和犹豫期等涉及投保人利益的问题避而不谈,不如实告知投保人权利义务。中国人寿北京公司营销员孙宏介绍,上述欺诈行为中,投保人需要注意的是保险产品和定期存款的区别,在购买时不要被产品的高收益蒙蔽,注重条款中不同时点支取资金的便利程度和损失程度,从而更好地区别保险与存款。
理赔是涉及保险消费者切身利益的环节之一。在出险情况下,拖赔现象严重,惜赔现象更是普遍存在。理赔尺度不一,责任认定、损失认定的标准不统一,定责、定损差距较大,赔付金额、保险责任范围争议较大。如何根据保险条款和具体的险种来商定责任和权利,在实际中操作的空间很大。孙宏介绍,遇到这种问题,消费者切忌执一方之词,而应更多地从理性客观的角度出发,对于保险公司恶意隐瞒或拖延的情况要及时向地方保监局反映;在一般的程序履行期内的行为,消费者应及时跟踪,不要过于相信中间人。
在一些产品设计调款和免责条款中,保险公司的发挥空间和强硬态度相信很多消费者体会过。其实,在遇到对自己不利的情况时,投保人并非束手无策。业内专家陆整介绍,对于一些法律条款,有很多模糊的地带,如果涉及到切身利益,可以投向法律顾问进行咨询,如在车险的商定理赔上,针对不同情况和车辆的损坏程度,保险公司都适用不同的法律条款,如何根据具体情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消费者可以借助律师进行解读,切忌跟着保险公司一方走,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还全然不知。
国内保险产品和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尤其在保险立法方面有很多涉及消费者利益无法完全保障的地带,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缺少法律支持,因此,消费者在购买高风险产品时,应该全面衡量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供给计划,切忌贪图“高收益”。一般而言,保险的衍生产品,如一些奇异保险产品在外资机构比较常见,由于这些产品都有结构化多层级的设计,因此,一般消费者很难读懂其中的具体规定。消费者需避免购买此类产品,从而降低自己的风险。
国内保险公司的营销理念和管理水平相对不高,体的保单操作中,可能会出现泄露客户信息移做他用的可能。一般投保人在购买产品时,应尽量少提供自己的私密信息,同时对于某些信息填写做到更细追问,以免日后引起不必要麻烦。国内缺乏相应的对客户信息保护的法律,这也是下一步保险法修正中可能加入的条款。记者 张泰欣
- 马航总裁:不会因客机失联停飞波音777机队
- 见死不救?澳政府拒绝澳航30亿澳元贷款请求
- 黄硕:业界可共享打车软件这张大饼
- 美媒:中国反腐令高档白酒消费回归理性
- 俄罗斯欲起草法案应对制裁:没收欧美在俄资产
- 马来西亚称持失窃护照登失联客机乘客不是亚裔
- 以色列展示缴获“伊朗军火船”走私武器
- 美国“伊利湖”号巡洋舰访问韩国 准备参与联合军演
- 祈福、搜救、调查 马航客机失联进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体“全副武装”参观福岛核电站
- 马来西亚称持失窃护照登失联客机乘客不是亚裔
- 以色列展示缴获“伊朗军火船”走私武器
- 美国“伊利湖”号巡洋舰访问韩国 准备参与联合军演
- 祈福、搜救、调查 马航客机失联进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体“全副武装”参观福岛核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