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称应关注宏观经济数据的“闰年效应”
4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7.7%,低于几乎所有人的估计,而且低于去年4季度的7.9%,大家期待中的经济复苏“全无迹象”,从其他一些重要经济数据看,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同比增长为12.4%,较2012年14.3%的全年增速大幅下降。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9.5%,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2.1个百分点。受数据影响,股市当天大跌,上证指数应声跌破2200点。数据公布后,有诸多专家解释了经济增长乏力的原因,各家研究机构根据新的数据开始新一轮的预测调整。
今天宏观经济数据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对数据的解读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当然最重要的是经济和货币管理当局的宏观政策调整也相当程度依靠最新的经济数据,所以数据的尽量客观准确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对数据的正确解读也许同样重要。笔者注意到,有一个可能影响数据的因素鲜被提及——闰年效应,去年一季度有91天,今年只有90天,短短一天的差距,相当于少了1.1%的时间,却足以大大影响许多数据的对比,甚至得出大相径庭的结论。
考虑闰年效应,其他一些重要经济数据的表现如何呢?一季度官方公布的工业增加值(9.5%)与消费品零售总额(12.4%)的增长,经闰年调整后,一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比官方公布高出1.2个百分点;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65%,也比官方公布高出1.2个百分点,所以闰年效应的存在也许让股市“误读”了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
闰年效应并非新事物,对于闰年经济效应海外也有报道提出过,美国经济核算局存档可以追溯到1930年的年度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发现20个闰年中有15个闰年的GDP超过年均增长率。GDP低于平均增长率的年份只有其中的5年。中国的情况按笔者统计,从1996年至今,除2005年外,闰年后次年的GDP同比增速均低于前一年,可见GDP增速的闰年效应还是比较明显的。相比对年度数据的影响,闰年效应对季度经济数据的对比甚至月度经济数据对比造成的影响更大得多了,以至于如果不加以矫正将导致对数据的错误解读。
因为闰年效应的存在,官方公布的闰年一季度数据常常会较大高估经济增速,相应次年又会较大低估经济增速,从而甚至可能导致对经济形势的误判。比如2009年1季度,因为闰年效应低估GDP增速1.2个百分点,可能导致对经济回升的认识不足,经济刺激政策如果继续加码,就可能导致经济过热。文/兴业全球基金总经理杨东
- 马航总裁:不会因客机失联停飞波音777机队
- 见死不救?澳政府拒绝澳航30亿澳元贷款请求
- 黄硕:业界可共享打车软件这张大饼
- 美媒:中国反腐令高档白酒消费回归理性
- 俄罗斯欲起草法案应对制裁:没收欧美在俄资产
- 马来西亚称持失窃护照登失联客机乘客不是亚裔
- 以色列展示缴获“伊朗军火船”走私武器
- 美国“伊利湖”号巡洋舰访问韩国 准备参与联合军演
- 祈福、搜救、调查 马航客机失联进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体“全副武装”参观福岛核电站
- 马来西亚称持失窃护照登失联客机乘客不是亚裔
- 以色列展示缴获“伊朗军火船”走私武器
- 美国“伊利湖”号巡洋舰访问韩国 准备参与联合军演
- 祈福、搜救、调查 马航客机失联进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体“全副武装”参观福岛核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