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理财产品需擦亮眼 莫让“飞单”击中
今年以来,多家银行相继爆出理财产品“飞单”事件。所谓的“飞单”,是金融业内的俗称,通常是指银行理财经理私下推荐销售非本行发行或代销的理财产品。
在“飞单”事件纠纷中,投资者是最大的受害者。基于对银行客户经理的信任,投资者认为银行卖出的产品是值得信赖的。实际上,银行卖的理财产品并非就是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其中有些产品是银行自己发行的,有些是代销产品。银行自己发行的产品分为保本和不保本型;代销产品又分走过银行报备程序和银行私下售卖的。投资者受骗的更重要原因是只追求高额收益,忽视了风险。
由于银行理财产品的不透明为客户经理带来巨大的操作空间,使得“飞单”的产生成为可能。“飞单”佣金提成高达1%-3%的巨大诱惑,使得部分理财经理为获得高提成、高收益,甘愿为之铤而走险,介绍银行客户购买银行销售系统外的信托、私募基金等第三方产品。
银率网最近发布的一份名为“2012年度360°银行评测报告”显示,2012年银行销售过程中误导现象发生频率明显增加,高达48.18%。
那么,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时如何防止被“飞单”击中?
一是, 查看理财产品的合同时,留意是否有银行印章。如果是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那么理财合同甲乙双方就是客户和银行,其中一定有银行印章;如是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应要求客户经理出具银行与产品发行或承销公司签订的代销协议,其中也有资金托管等相关印章。
二是,关注购买产品的资金是否汇入银行账户,警惕需汇入个人和第三方公司账户的产品。认购这样的产品,即便通过银行柜台汇出资金,银行也不承担责任。如购买网上银行销售的产品,资金一般进入银行账户。
三是,仔细读理财产品说明书和合同,明确产品是否保本,募集资金具体投向,如票据、债券、委托贷款和股市等,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风险各不相同。
四是, 上网银查询,如果确实购买了信托、基金等代销产品,后台工作人员录入后,网银上会有产品的购买记录,银行员工私下销售的产品则不可能进入网银系统。
- 马航总裁:不会因客机失联停飞波音777机队
- 见死不救?澳政府拒绝澳航30亿澳元贷款请求
- 黄硕:业界可共享打车软件这张大饼
- 美媒:中国反腐令高档白酒消费回归理性
- 俄罗斯欲起草法案应对制裁:没收欧美在俄资产
- 马来西亚称持失窃护照登失联客机乘客不是亚裔
- 以色列展示缴获“伊朗军火船”走私武器
- 美国“伊利湖”号巡洋舰访问韩国 准备参与联合军演
- 祈福、搜救、调查 马航客机失联进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体“全副武装”参观福岛核电站
- 马来西亚称持失窃护照登失联客机乘客不是亚裔
- 以色列展示缴获“伊朗军火船”走私武器
- 美国“伊利湖”号巡洋舰访问韩国 准备参与联合军演
- 祈福、搜救、调查 马航客机失联进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体“全副武装”参观福岛核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