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再起步 IPO重启预期升温
新股发行经历9个月的“空窗期”之际,中国股市迎来了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再起步。IPO重启的预期也随之升温。
“组合拳”推动
新股市场化发行
中国证监会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意见稿从推进市场化发行机制、进一步提高新股定价市场化程度、改革新股配售方式等方面打出“组合拳”。
券商自主配售、加强披露、强化责任主体诚信义务,成为此轮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最受关注的亮点所在。
对于“网下发行的新股由主承销商在提供有效报价的投资者中自主选择投资者进行配售,发行人应与主承销商协商确定网下配售原则和方式并在发行公告中披露”,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这一规定改变了卖方原有的利益链条,将卖方与买方的利益一定程度上联结在一起,有利于买方,是配售机制的一次创新尝试。
《意见稿》指出,要提前招股说明书披露时间节点,强化新股配售过程的信息披露要求,发行人IPO预披露后财务数据不得随意更改。在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看来,进一步提高对信息披露的要求是《意见稿》“最实质性的动作”,此举有利于增加资本市场透明度。
新一轮改革
未触及关键所在
某专业财经网站就此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截至6月11日零时,超过77%的参与者认为新一轮发行制度改革对A股而言是“利空”,另有一成认为“说不清楚”。
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新一轮改革,似乎仍未获得投资者的认可。业内专家认为,改革未能触及市场核心问题或是关键所在。
在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林义相看来,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谁决定谁能发”,而已公布的改革征求意见稿回避了发审决定权问题。
IPO重启
关键在“价格适当性”
长期以来,由于新股发行价格虚高、超募严重,以及由此引发“炒新”风盛行,成长性过度透支导致上市后估值快速回落,限售股解禁引发股价下行等等因素,A股市场视扩容为“洪水猛兽”。
在稳妥重启IPO方面,新一轮发行制度改革被寄予厚望。
而在许多市场人士看来,现行的行政管制式的发行制度,是导致股票市场供求关系扭曲、定价体系混乱的主要原因。行政管制令市场股票实际供给数量维持在低水平上,以至供不应求。企业实际融资需求被阻拦在市场之外不能自由进入,使得市场价格居高不下。而在供求关系持续失衡的背景下,越积越深的IPO“堰塞湖”对A股形成难以消除的重压。
这意味着,在发审制度仍以行政权力为基础的背景下,“修修补补式”的改革难以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难以改变一、二级市场的分裂和对立。
- 马航总裁:不会因客机失联停飞波音777机队
- 见死不救?澳政府拒绝澳航30亿澳元贷款请求
- 黄硕:业界可共享打车软件这张大饼
- 美媒:中国反腐令高档白酒消费回归理性
- 俄罗斯欲起草法案应对制裁:没收欧美在俄资产
- 马来西亚称持失窃护照登失联客机乘客不是亚裔
- 以色列展示缴获“伊朗军火船”走私武器
- 美国“伊利湖”号巡洋舰访问韩国 准备参与联合军演
- 祈福、搜救、调查 马航客机失联进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体“全副武装”参观福岛核电站
- 马来西亚称持失窃护照登失联客机乘客不是亚裔
- 以色列展示缴获“伊朗军火船”走私武器
- 美国“伊利湖”号巡洋舰访问韩国 准备参与联合军演
- 祈福、搜救、调查 马航客机失联进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体“全副武装”参观福岛核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