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创下拍卖天价 "青铜国宝"将来申城展出
图片说明:器首合一的皿方罍
东方网记者方翔3月23日消息:从上海博物馆有关人士处获悉,2104年曾经在拍卖市场上创下天价的“皿方罍”,将连同近十年湖南出土青铜器精品在上博进行展出。
皿方罍全称“皿天全方罍”,商周时期铸造,属酒器中的盛酒器一类,因器口铭文“皿天全作父己尊彝”而得名。器身高63.6厘米,器盖高28.9厘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体型最大、制作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方罍,被誉为“方罍之王”。
皿方罍于1919年出土于湖南桃源。1924年,皿方罍被文物贩子花400银元买走。此后,皿方罍身首分离,器盖在湖南,器身则在1924年到2014年间,辗转英国、法国、日本、美国。
2001年皿方罍器身以924.6万美元的价格被法国买家竞得,按当时汇价达7600多万人民币,创世界青铜器拍卖最高纪录。2014年3月,皿方罍器身再现拍卖市场。经过多方努力, 3月19日,纽约佳士得拍卖行在公开拍卖皿方罍的前一天发表声明称,中国收藏家群体已向佳士得正式提出联合洽购皿方罍,经过与当前所有者积极沟通,买卖双方达成了购买协议。购买方承诺,皿方罍回归后,将捐赠给湖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今后不会再出现在任何交易市场上。
皿方罍与上海也颇有渊源。1992年,上海博物馆馆长、著名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在日本新田栋一家中见到此器,并告知新田栋一器盖在中国湖南。新田栋一即委托马承源代为引荐,与湖南省博物馆开始联系。
而据参与洽购谈判的谭国斌介绍,在得知2014年拍卖的底价之后,湖南省博物馆等有关部门与他及有关企业就此进行了多轮沟通,最终确定了3套方案。
“第一选择是洽购。我跟佳士得方面沟通,由企业出钱,委托湖南省博物馆进行洽购的相关事宜。”谭国斌说。
如果洽购不成,则派代表在拍卖现场竞拍。这是第二个方案。
“如果湖南在拍卖场上举不动了,上海收藏家刘益谦表示愿意出力,这是第三个方案。”谭国斌说,如果刘益谦竞拍,“价钱肯定比湖南企业给出的高,最起码可以让皿方罍回到中国”。
除了“皿方罍特展(暂停名)”之外,还将在原有的展览计划之外,举办“王谢堂燕——上海博物馆藏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暂定名)”,遴选吴湖帆所藏以及相关精品文物,对现今的书画鉴藏、研究乃至创作亦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附:2015年上海博物馆展览计划
1、方寸寄怀——上海博物馆藏夏衍旧藏珍邮展
2、上海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藏明清贸易瓷展(暂定名)
3、惟砚作田——上海博物馆藏砚精粹展(暂定名)
4、俄罗斯沙皇军械展(暂定名)
5、皿方罍特展(暂停名)
6、王谢堂燕——上海博物馆藏吴湖帆书画鉴藏特展(暂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