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中国在线  >  新闻聚合  >  财经滚动

中企频收购外资品牌 不少海淘爆款已有中国血统

新华网王晓洁 2016-02-12 16:28:34

  从澳大利亚Swisse保健品,到韩国可莱丝面膜,再到瑰珀翠护手霜,2015年,中国企业纷纷出手收购外资知名消费品牌,试图通过海外并购实现从低端代工向高端品牌的转型。

  保健品、化妆品、服装……这些都是春节海外游的中国消费者热衷选购的商品。不过,很多人可能还没意识到,不少海淘“爆款”都已拥有了中国“血统”。

  Swisse是澳大利亚知名保健品品牌,其生产企业成立于1969年,该品牌的保健品在澳洲部分商店常常会卖断货。如今,这一品牌的大部分股权已被中国企业收入麾下。中国婴幼儿营养品及护理用品供应商、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合生元于2015年9月宣布以16.7亿澳元收购Swisse Wellness集团约83%的股权。

  合生元表示,中国消费者对海外优质保健品十分热衷,通过合生元庞大的分销渠道刺激销售,双方将缔造可观的协同效应。

  韩国的可莱丝面膜也是“海淘”爆款,如今,它拥有了10%的中国“血统”。2015年12月,A股上市公司朗姿发布公告,朗姿全资子公司以600亿韩元(约合3.3亿人民币)收购可莱丝品牌母公司、韩国L&P化妆品公司10%股权。

  朗姿在公告中表示,可莱丝是中国游客访韩期间购买量最多的韩国面膜品牌,2015年前三季度销量超过3亿张,同比增长200%以上。朗姿收购韩国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加快构筑“泛时尚生态圈”战略版图,未来将不仅限于时装产业,而是综合部署女装、婴童、化妆品、医美四大领域。

  中国庞大的市场潜力、通过收购获得品牌效益、满足企业转型需求是此番收购最突出的三大动力。

  瑰珀翠是不少中国女性消费者熟悉的“英伦范儿”护手霜品牌。如今,这一品牌母公司70%的资产已属于中资企业。2015年12月,大地影院集团母公司、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南贺股宣布,联合第三方机构以1.75亿美元收购“瑰珀翠”母公司的全部股权,其中,南贺股占70%股权。

  南贺股表示,收购瑰珀翠后,公司将基于旗下270家国内影院拓展零售业务。

  为了收购这些外资品牌,中国企业往往还要面对“自己人”的激烈竞争。与合生元竞购Swisse的还有 上海医药 和联想旗下的弘毅资本,最终合生元胜出。

  上述三个收购案例只是中企海外并购潮的冰山一角。普华永道的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内地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增长40%,达到382起,金额增长21%,达到674亿美元。获得高新技术和品牌效应成为收购的首要动力。

  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对2009年到2015年中企海外并购案例进行梳理后发现,中资企业海外并购目的从“资源占有”逐渐转向“获取技术”以及“品牌转换”,收购标的分布行业从能源、资源,扩展至消费品、制造业、科技等领域。

  “一方面,中国企业如今有实力进行跨国并购了;另一方面,中国企业也看到了自身的短板,需要通过并购取长补短。”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说。

  徐洪才表示,以前的中国是“世界工厂”,靠代工就能实现经济增长。而如今,劳动力红利不再、资源成本提高,中国亟需从低端市场迈进高端品牌梯队,并购是实现这种转型的方式之一。

  新年伊始,中企海外并购案例接连不断,覆盖多个行业。1月15日, 青岛海尔 宣布斥资54亿美元收购通用家电业务;1月29日,深圳女装品牌 歌力思 宣布以2.4亿人民币收购美国潮牌Ed Hardy大部分股权;2月3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宣布通过公开要约收购瑞士农化和种子公司先正达,收购金额为430亿美元。

  业内人士认为,中企海外并购热潮表明了中国企业试图跻身全球价值链上游的热切愿望,但并购本身存在风险,包括品牌自身的发展、整合效果、市场变化等不确定因素。未来,中国要从“代工大国”转向“品牌强国”,仍任重道远。

  原标题:中企频收购外资品牌 不少海淘爆款都已有中国血统

中企频收购外资品牌 不少海淘爆款已有中国血统

责任编辑:陈勇敢

亚投行开业仪式系列活动今起将在京举行 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潍坊舰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亚投行开业仪式系列活动今起将在京举行 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潍坊舰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独家:中国日报网2015年十佳华语电影出炉 会在火星种土豆的学霸并不多 理工宅男仍然槽点满满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热搜榜

      见证历史:聚焦A股

      详细>>

      互联网金融频道

      详细>>
         
      •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联系我们

      电话:010-84883646 E-mail:caijing@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