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实体经济”让传统产业与网络共赢
过去十几年,中国产生了一个规模巨大、在全球领先的互联网产业,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技术迅速向传统产业渗透,协助其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产业的面貌。不夸张地说,中国经济已悄悄发生了一场“供给革命”。
但近一年来,受整体经济不景气等因素的影响,传统产业与互联网产业之间出现了一些“摩擦”,如滴滴、优步等互联网叫车服务与传统出租车之间的摩擦、电商与传统商业的摩擦等,事态严重时,普通人都难免产生互联网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的疑惑。互联网如何与传统产业共生共荣,携手实现中国经济弯道超车,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也是正在浙江乌镇召开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要探讨的课题之一。
互联网先天具有高效率的信息处理能力,它替代掉部分传统行业或传统行业的部分业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正是通过“创造性破坏”,互联网才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但这种“破坏”在很多时候并不那么愉快。在宏观经济较好时,市场需求旺盛,传统行业遭受冲击一般不会显得特别痛苦,受到冲击后也较易转型;而一旦经济形势转差,这种“破坏”就会以一种剧烈冲突的形式呈现出来。近一年来,从滴滴被围堵、优步被打砸到“电商有害”这种离奇言论在网络上大量传播,无不是这种矛盾的反映。
围堵、攻击解决不了问题,因为先进技术赋予了自身摧毁路障的威力,你可以批评或攻击电商让大街变得冷清,但无法阻挡人们的网购热情。然而这并不是说传统行业利益不需要考虑,传统行业与互联网之间存在很强的互相依赖,绝非完全对立的关系,化解矛盾的正确方式应该是促进新旧经济的融合,化旧为新,通过互联网技术可以提升传统产业,甚至可以利用原有要素资源创造出新的产业。正如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此次大会上向习近平主席提出的那样:“新经济=新消费+新实体”。
一方面,传统企业特别是大量的中小企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公司提供的服务,大幅提高效率,蝶变成“新实体”;另一方面,传统弱势产业,如农业,可借助网络实现产业化。一直以来,信息和物流就是农业产业化的两大拦路虎,而这两点正是电商的优势所在,借助互联网可以让大批传统农民变成产业农民,近年来一些地方涌现出来的“淘宝村”正是这种探索的体现。
可以预料,随着经济疲软持续,“新”与“旧”的矛盾不会很快消失,但决策者和社会公众不能被这种表面现象所误导,看待新旧经济一定要更高的视野。未来,一方面互联网在产业结构中要继续提高占比;另一方面,互联网产业要不断探索与传统行业新的融合方式,加快促进“新实体经济”的形成。传统产业与互联网之间互斗只会两败俱伤,“双轮驱动”才能继续把中国的供给革命推向深入。


- 习近平驻足阿里展台10分钟 马云自任解说员
-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乌镇会马云
- 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经济“唱衰论”
- 图解:中国经济新常态中的"四个没有变"
-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有必要制定互联网领域的普遍性行为准则


- 2015中国外交成就盘点③:“一带一路”塑造中欧命运共同体
- 同声传译要失业?BBC推出计算机自动翻译新闻服务
- 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 我们在路上
- 网信网评:“中国主张”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我在现场】马利:四点共识共建“数字丝路”


- 2015中国外交成就盘点③:“一带一路”塑造中欧命运共同体
- 同声传译要失业?BBC推出计算机自动翻译新闻服务
- 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 我们在路上
- 网信网评:“中国主张”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我在现场】马利:四点共识共建“数字丝路”


- 涨姿势:时尚色彩 英伦风
- 假装在英国 从影视剧中的英伦关键词感受英伦风
- 谢耳朵将在莱纳德婚礼上搅局 盘点美剧婚礼上的麻烦事
- 美剧偏爱中国元素 中国人形象这些年变化几何?
- 一往情深深几许?七夕寻觅光影故事背后的爱情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