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时代骗术频出 2015年信用卡诈骗大汇总
随着年关临近,老百姓的生活将迎来一波消费高峰,随之而来的是不法分子瞅准了这个特别的时机实施各类信用卡诈骗事件。对此,交通银行信用卡专家总结了2015年关于信用卡的一些诈骗手法,提醒大家在即将到来的年末节庆购物高峰中,一定要提高警惕。
一号骗术 变身银行官方号码+伪基站,发送钓鱼网址
通过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实施的诈骗中,利用伪基站群发“假冒银行官方号码+钓鱼网址”的短信依然占据很大比重。例如王女士曾收到由“95×××”发来的“积分换礼品”信息,短信的内容大致是“登陆×××××网站可激活领取礼品”,落款为“某某银行”。但细心的王女士却发现网站要求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号、信用卡卡号与密码等,疑心这是个钓鱼链接,才没有再继续下去。交通银行信用卡专家提醒,如遇到类似情况难辨真伪,可致电相关银行信用卡官方热线进行核实。
二号骗术 冒充网店客服“退款”发送钓鱼网址
诈骗分子通过利用消费者的真实购物信息,充当网店客服致电客户,声称商品断货,需要客户提供信用卡卡号、有效期、CVV2码等信息进行“退款”,随后引诱消费者进入钓鱼网站填入上述信息。一旦消费者上当泄露信息,信用卡就很可能被盗刷。据专家介绍,有些不法分子发现常规的诱骗已经不起作用,他们还会冒充老同学、老乡发送假相册,甚至冒充“小三”通过激将法诱骗用户点击链接,其诈骗实质依然是钓鱼网址。
三号骗术 微信互动页面、微信“红包”嵌入钓鱼网址
很多不法分子会在微信互动界面中嵌入钓鱼网址,用户在点开链接的同时,其相关个人信息便被盗取。例如,有位吴女士曾随手转发了微信群里一条祝福页面并填写了个人信息,随后却频频收到信用卡消费短信,幸亏其赶紧联系银行冻结卡片,才避免了更大的损失。此外,微信红包也被不少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人会潜藏在人数较多的微信群中,通过分发嵌入钓鱼网站的红包,来盗取用户的信息。专家提醒,消费者千万不能贪图小利,或因为是熟人就点击不明来路的链接与“红包”。




- 12月29日全球媒体头条速览:铁粉出普京语录成俄官员新年礼物
- 震惊!俄媒披露土耳其秘密训练IS恐怖分子
- 2015中国外交成就盘点⑩:中国积极作为给中美关系带来正能量
- 2015国外十大焦点人物
- 2015年国际十大新闻


- 12月29日全球媒体头条速览:铁粉出普京语录成俄官员新年礼物
- 震惊!俄媒披露土耳其秘密训练IS恐怖分子
- 2015中国外交成就盘点⑩:中国积极作为给中美关系带来正能量
- 2015国外十大焦点人物
- 2015年国际十大新闻


- “海外豆瓣”IMDb评选年度十佳电影 你看过几部?
- 假装在英国 从影视剧中的英伦关键词感受英伦风
- 谢耳朵将在莱纳德婚礼上搅局 盘点美剧婚礼上的麻烦事
- 美剧偏爱中国元素 中国人形象这些年变化几何?
- 一往情深深几许?七夕寻觅光影故事背后的爱情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