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首页  >  财经   >  财经滚动

独家:甲午战争是"老牌"与"崛起"帝国间的战争

参考消息网柯伟林 2014-07-30 11:23:39

【延伸阅读】

甲午战争120年研讨会侧记:殇思甲午 镜鉴今天

2014-07-25 08:10:00

独家:甲午战争是

“殇思 镜鉴——甲午战争120周年研讨会”24日上午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总馆隆重举行(摄影 沈鹏)

  参考消息网7月25日报道 7月25日,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纪念日。这是一个全体中国人不能忘却的日子。为铭记历史,知古鉴今,“殇思·镜鉴——甲午战争120周年研讨会”24日上午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总馆隆重举行。此次研讨会由参考消息报社、新华社解放军分社携手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中国史学会共同举办。有150多名社会各界人士及海内外学术名家参加了研讨会,以广阔的视野和深入的背景审视了甲午战争对当今中国的警示意义。

独家:甲午战争是

新华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彭树杰致辞。

  总结历史教训,警示当今国人

  在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李金华,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慎明,新华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彭树杰,武警部队原司令员、中将巴忠倓,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将糜振玉,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武寅,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等领导分别致辞。在致辞中,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李金华以“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八个字勉励与会者牢记甲午历史,为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实现而共同努力。新华社党组成员、副总编辑彭树杰谈到举办此次研讨会的现实意义时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120年前的那个甲午年,我们不是要沉湎于历史苦难,也不是要陷于历史泥淖,而是要洞察历史规律,汲取历史智慧,把握历史大势,从而解决新的历史课题,推动历史前进。”

  随后,与会的专家学者就“甲午战争120周年”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王晓秋,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王泰平大使,大连民族学院原副院长关捷,中国近代海军史研究学者姜鸣,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原副部长、少将肖裕声,法国国家图书馆规划部部长裴程,安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翁飞,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副所长、海军大校杨晓丹,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中国海军史学会会长陈悦,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刘江永等先后发言。参与研讨的专家学者中,有著名历史学家,也有军事学术领域专家;有大学教授,也有来自民间的学术研究者;有德高望重的老学者,也有年轻的后起之秀;有来自北京的专家,也有从全国其他省份和海外赶来的专家,具有充分的代表性。他们从自己研究领域的角度,反思甲午教训,总结历史教训,警示当今国人。

独家:甲午战争是

来自党政军学界的代表出席了研讨会。

  习近平总书记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前,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众多严峻挑战。尤其是在国际上,一些西方国家不愿看到中国和平崛起,不断地在周边、特别是在东海和南海给中国制造压力。特别是在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中给中国人民造成巨大伤害的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呈现抬头趋势,他们将中国的发展视为现实威胁,鼓吹“中国威胁论”,修改和平宪法,在历史观、钓鱼岛等问题上执意坚持错误立场,并且企图借力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围堵和遏制中国。在这种情形之下,回望甲午战争的历史,可以给中国和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敲响警钟。正如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在研讨会上所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甲午战争以来中日国交的历史,战争多于和平,紧张多于友好。中国要居安思危,常存战备之思,牢记甲午惨败教训,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巴勒斯坦迎开斋节 儿童在炮火声中玩枪战游戏 开斋节:维和营地见证中巴友谊
巴勒斯坦迎开斋节 儿童在炮火声中玩枪战游戏 开斋节:维和营地见证中巴友谊
导演打酱油出镜惊艳又抢戏 张艺谋演农民工陈凯歌演门卫 韩星毕业照成整容铁证 雪莉清纯金秀贤呆萌
赛琳娜透视装低俗 品味负分的“三俗”明星 别再说《后会无期》土气 6大风格暗藏心机

新闻热搜榜

      2014年APEC峰会

      详细>>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

      详细>>
         
      •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联系我们

      电话:010-84883646 E-mail:wangsn@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