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公积金推出新规 要求实现异地互认
“私房钱”如何公用尚待政策
依照现行《住房公积金惯例条例》,公积金归个人所有,要想入市投资必须修改相关政策规定。这其中涉及“投资决策由谁作出,投资结果谁可负责,收益用于何处,亏损后果是否只能全民分担”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得到妥善解决,“私房钱”未来“公用”可能会受到掣肘。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战军等专家认为,住房公积金完全归属个人,是“私房钱”,管理中心对这部分资金只有管理权,而无收益权。拿老百姓个人账户的钱投入风险极大的股票市场不合理也不合法。
因此要让公积金入市,专家一致表示,必须解决担保和保险等问题,否则在法律不健全的情况下,公积金缴交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而资本市场的多位专家对《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表示,按照此前社保基金的投资模式,未来住房公积金的投资或将成立专门机构管理,通过直接投资和委托投资的方式进行股票投资。
目前,全国社保基金的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委托投资两种方式。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股票的投资主要是采用委托投资方式。
之前,社保基金的股票委托投资就是全权委托,即社保基金会根据总体资产投资战略要求,设计和开发投资产品,通过公开招标,在证券市场中选择最适合的投资管理人来投资运作。社保基金会作为委托人,对投资管理人的运作行使监督权,而投资管理人具有独立从事投资决策的权利。
另外,根据此前规定,企业上市时国有股东需拿出所有持股的10%充实社保基金,目前这部分股权市值已经十分庞大,如果未来住房公积金也能有相应的政策支持,预计这项“私房钱”得到“公用”的政策将受到贷款需求者和股市投资者的双重欢迎。
不会受到“特殊关照”
尽管未来公积金入市将承载更多普通百姓更好使用“私房钱”的梦想,但根据此前对社保基金的相关约束规定,公积金入市也将以一个正常机构投资者的身份入市,不会受到特殊照顾。
此前社保基金理事会表示,社保基金会本身也要接受监督,社保基金会是一个资产管理机构,它不是特殊的机构投资者,同其他投资者一样,它也必须遵守证券市场的行为准则。“事实上,社保基金会已按照市场的要求,公开所有必须公开的信息,这使得市场中的所有投资主体都有可能成为社保基金投资的监督者。”
另外,社保基金理事会也表示,政府与社保基金会之间是监管与被监管的关系,社保基金会不能参与证券市场的任何政策制定过程,政府及有关部门不会也不应冒巨大的法律和政治风险给社保基金会以任何特殊关照。
或可参考美国401k计划
中国股市近年来一向以表现欠佳,在全球资本市场中成为反向指标。由于公积金入市的相关细则还未出台,对此,很多公积金贷款人对公积金入市后的收益或亏损非常关心。
专家建议,公积金实现保值增值需兼顾安全与效率,如需入市必须建立制度保障个体选择权,可效仿美国401k计划。设计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组合交由个人选择并让第三方专业机构管理,这样可避免统一投资模式对不同需求百姓来说不适合,盈亏由缴费者自负。
在美国,退休收入市场中第一大退休基金就是401k。401k计划出自1978年美国税法第401k条款,401k个人账户由雇员和雇主共同缴费,由雇员根据基金管理者推荐的产品自行全权管理、缴费,投资收益免税,只在领取时征收个人所得税。
通过投资国债、股票、共同基金及其他金融工具组成的金融产品,401k基金为退休者实现保值增值。据统计,401k大致将70%的资产投资于类似国内开放式基金的共同基金,15%的资金投资于股票市场,剩余部分投资其他收益更加稳健的金融工具。
一位国有证券公司研究所高管对《国际先驱导报》表示,目前公积金入市还面临各地公积金如何统一使用、如何平衡各地使用率、如何保持合理的现金与股票投资比例等问题,因此除了市场风险,还有资金使用风险。“如果本轮新楼市政策落到实处,房地产市场回归合理发展轨道,相信未来公积金入市的进程会加快,各类风险也会降低。”
(2013-03-12 10:07: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