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首页  >  财经   >  财经大数据

欧元区“一进一出”是为何

北京商报韩哲 2015-01-05 09:35:45

欧元区要迎来“一进一出”的时刻吗?在新年钟声敲响前后,债务危机的发源地希腊爆发政治危机,人们对共同货币的信仰不断在动摇,三周之后的议会选举甚至可能会令该国踏上退出欧元区的道路;而与此同时,立陶宛在融入西方这条路上再进一步,当该国总理布特克维丘斯从首都维尔纽斯市的一台自动取款机里取出面值10欧元的钞票时,立陶宛成为波罗的海三国中最后加入欧元区的国家。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

一进一出?

作为对债务危机的反应,对赤字和负债的关注已成为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在内的欧元区领导人的共识。然而在一些人看来,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拥有强大出口能力的德国不必依赖财政扩张来刺激经济,但却要求不具备这项能力的国家严格遵守赤字上限和负债上限,其后果就是德式财政紧缩在欧元区边缘国家引发反弹。

人们对希腊街头抗议削减政府福利支出的示威并不陌生,但直到游行者选出了他们的政治代理人——激进左翼联盟,其难以低估的政治能量有可能显示出实际杀伤力。

激进左翼联盟已经明白无误地宣称要推翻现任总理萨马拉斯实施的财政紧缩政策,还主张停止偿还希腊的债务,这意味着希腊退出欧元区将正式提上日程。在2012年6月希腊议会选举中,该党成为议会第二大党和最大反对党,目前该党支持率比执政党还高。

在2014年12月29日的第三轮总统选举投票中,希腊议会未能选出新一任总统,随即引发政治危机,萨马拉斯被迫表示,希望能尽快于本月25日举行议会选举。当日希腊股市曾暴跌11%。

在希腊“退欧”风险加大之时,另一东欧国家如期启用欧元。1日凌晨,立陶宛总理布特克维丘斯宣布立陶宛正式加入欧元区,成为欧元区第19个成员国。

地缘政治考虑

路透社报道称,立陶宛加入欧元区的一个背景在于俄罗斯在东欧施展其力量存在。作为前苏联成员中第一个宣布独立的国家,立陶宛是波罗的海三国当中最后加入欧元区的国家。立陶宛的信用评级现在进入了投资级,评级机构惠誉预计该国经济在2015年将增长3.5%,是欧元区整体水平的3倍。

使用共同货币在立陶宛国内并未取得绝对共识。民调显示,在这个300万人口的国家当中,一半人对放弃立特持不确定态度。

去年春季爆发的乌克兰危机使得俄罗斯与欧盟、美国的关系处于冷战结束以来的低点。夹在西方大国与俄罗斯之间的欧洲小国各寻生路。

立陶宛财长萨久斯在欧元启动仪式上说,“我本人,以及你们当中的很多人可能对使用超过20年的立特(原立陶宛货币)成为历史而感到难过,但我们必须向前看”。立陶宛总统格里包斯凯特表示,加入欧元区是“经济和政治与西方世界更深整合”的象征。

俄罗斯目前仍维持着立陶宛第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立陶宛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前8个月,俄占立出口总额的21.7%,占立进口总额的22%。

讨要福利蛋糕

地缘政治的考虑促使立陶宛奔向西方,经济困境之下的希腊民众愈来愈对融入欧洲大家庭持怀疑态度。

今年三季度希腊经济增长了1.7%,这一表现甚至优于德国,标志着该国走出了经济衰退。然而考虑到在2008-2013年间,希腊经济曾大幅萎缩23%,让这一成绩显得杯水车薪。同时,失业率仍高达25%,青年失业率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令希腊民众不满的是,萨马拉斯实施的紧缩政策动了他们的福利蛋糕,这一点被反对党——激进左翼联盟用做攻击萨马拉斯的武器,他们宣称要向凯恩斯主义回归。

随着希腊人愈来愈倾向于“退欧”,欧洲联邦主义者也愈来愈强硬。据德媒3日报道,德国政府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摇摆”,欧元区可以承受希腊退出的情况,因为希腊现在退欧的连锁影响有限。

曾有人说,货币是种信心游戏。对于目前正陷于经济停滞和通货紧缩边缘的欧元区来说,维持欧元的生命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立陶宛的加入固然有助于提振市场对欧元的信心,但欧元挺过债务危机也不过两年。反之,如果一国让渡货币主权而使用欧元,但最终只换来了民众不满、政治家下台,那欧元的生命力就要受到考验了。而这正是希腊在发生的事情。记者韩哲

土耳其派坦克压境 叙利亚难民逃亡路遇阻 反战者白宫前“躺尸”抗议美空袭叙利亚 多人遭逮捕
土耳其派坦克压境 叙利亚难民逃亡路遇阻 反战者白宫前“躺尸”抗议美空袭叙利亚 多人遭逮捕
豪门贵妇金喜善上海写真 慵懒卷发展风情 詹妮弗·洛佩兹奢华写真 红唇妖艳电眼迷离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热搜榜

      “一带一路”

      详细>>

      2014年APEC

      详细>>
         
      •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联系我们

      电话:010-84883646 E-mail:wangsn@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