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钱圈地圈人气:BAT玩命收购根本停不下来
编者按
几年前,许多人对互联网的理解还是一个“虚拟世界”,2014年,虚拟的互联网与现实已经融为一片,无论你吃饭、购物、旅游还是就医都开始通过智能手机实现。
几年前,许多人对电商的看法还是一个传统商业的“颠覆者”,2014年,“颠覆者”开始向“被颠覆者”献媚,“被颠覆者”纷纷开始“O2O”道路的探索。
几年前,许多人把“互联网思维”吹捧上天,似乎无往而不胜,2014年,被“互联网思维”忽悠得晕头转向的追随者开始认识到,无论吹捧什么样的思维,商业的本质并未改变。
2014年,行业巨头们圈钱圈地圈人气。BAT三巨头可着劲儿地砸钱,打车从年头便宜到年尾;京东和阿里巴巴相继上市,当马云成为中国首富的时候,越来越多的线下商家开始在微信公众账号上聚集粉丝,更多的商家相信“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恒大做水、做粮油、做光伏;万达与百度和腾讯牵手;董明珠和雷军打了一个赌,最后小米跟格力的对手美的联姻;传统电视企业日子不好过,开始从经营产品向经营用户转型;马云继续和传统金融势力斗法,马化腾说:“互联网就是水和电。”
2014年,商界风云变幻,精彩纷呈。这是互联网从虚拟到现实的一年,这是商界对互联网从抗拒到拥抱的一年。这只是一个开始,更多的行业会随着互联网这个特殊工具的使用被改变,有人还不太习惯,有人还焦虑重重,也有人风华正茂,有人欢呼雀跃,不变的是我们永远在追求一个更美好的明天。(帅鹏坤)
阿里巴巴赴美上市
“双11”成交额创新高;马云成中国内地新首富
阿里巴巴集团在2014年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奇迹。去年在纽交所上市当天,超越Facebook成为仅次于谷歌的第二大互联网公司;去年“双11”天猫平台成交额达571亿元人民币,再次刷新“双11”网购纪录。
纽交所上市
去年9月19日,阿里巴巴正式在纽交所挂牌交易,股票代码BABA,阿里创美股10年来开盘时间最长纪录,当天暴涨38.07%,市值达2314.39亿美元,超越Facebook成为仅次于谷歌的第二大互联网公司,而且阿里巴巴掌门人马云也顺势成为了中国新首富。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2013年世界各国GDP排行榜,阿里巴巴总市值2314.39亿美元,居第44位伊拉克及43位巴基斯坦之间,阿里之富可匹敌全球100多个国家。事实上,阿里的交易规模就可比肩某些国家GDP。2013年阿里集团的电子商务交易总规模为1.542万亿元人民币,占据了全国电商市场总规模的84%,折算成美元是2480亿美元,相当于芬兰一年的经济总量。目前马云的资产净值达到218亿美元(约合1339亿元人民币),加上其他财富,马云成为中国内地新首富。而阿里巴巴目前总共约有1万多人拥有期权,将分享200亿美元,平均每人约18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100万元),造就的千万富翁超万人。
“双11”再造奇迹
而阿里的成功让“双11”成为世界瞩目的购物狂欢节,其中移动购物是最大亮点:当天开抢第一分钟交易额达5451万元,无线成交占比达到68%,而全球“商场”随身携带手机网购族一天花了243亿元,占总成交额的48.4%。此外,渠道下沉激活农村网购,而且对于上下游产业链也快速带动,“双11”期间有125万快递员参战。
不仅如此,在全国线下8000多家4S店以O2O的形式参与“双11”,规模约占全国4S店总数的1/3,卖车达到5.07万台。
“购物盛宴”不仅是中国网购者的狂欢,还是众多海外“淘宝粉”的“血拼party”。当天,全球有217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订单成交。拿美国第二大零售商Costco的一款盐焗综合坚果来说,“双11”售出8万罐,相当于90吨,如果将盒子叠起来,高度相当32个美国帝国大厦的高度。记者 林曦
BAT 买!抢!战!玩命收购根本停不下来
买、买、买,应该是2014年网络世界的标志性动作,不光是民众在网购中疯狂扫货,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的收购潮更是汹涌,一桩接着一桩,从年初到年末,根本不停歇,业内惊呼“有钱就当购物狂”。任性的BAT在2014年可谓全面开战,为了在彼此的竞争中抢占先机,这三家公司大举收购几乎一切东西,从应用商店、到旅游网站、虚拟打车服务,让人眼花缭乱。
阿里建无边界生态圈
2014年因为阿里巴巴要上市,不管是为了撑起2000亿美元的估值,还是为了大阿里的“无边界生态圈”,马云这一年完全是一种“根本停不下来”的节奏。另一方面根据马云之前的设想,阿里业务将围绕电商、大数据和金融信息来展开,目前马云帝国的庞大版图囊括电商平台、O2O生活服务、社交平台、娱乐视频、医疗健康、互联网金融、旅游、物流等八大领域,这是马云在构建自己的从线上到线下的商业闭合回路。
去年4月份,马云仅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豪掷近百亿元收购恒生电子、华数传媒两家A股上市公司。随后又进行了一系列跨界投资:以53.7亿港元对银泰商业进行战略投资;向恒大支付12亿元,购买恒大足球俱乐部50%的股权,交易额总计超过百亿元;还有优酷土豆、阿里影业、UC优视、新浪微博和高德等等投资,一个上半年就花了超过500亿元。除了大手笔运作,在移动互联网领域,阿里投资入股了包括LBE安全大师、声盟、Quixey、陶陶搜、友盟、墨迹天气等公司。而在电子商务方面,360Shop淘店通、fanatics、shoprunner也都名列阿里的扫货清单上。
腾讯收购步伐不停歇
阿里巴巴快马加鞭忙收购,腾讯也不甘落后。2月份,腾讯与大众点评宣布达成战略合作,腾讯将投资、入股大众点评,占股20%,大众点评将保持独立运营。3月份,腾讯以2.14亿美元入股京东,占京东上市前在外流通普通股的15%,并可在后者上市时追加认购5%的股权;6月份,58同城联合腾讯控股公司发布公告,腾讯将以7.36亿美元投资58同城。
百度投资稍显保守
百度的投资稍微保守,但是在创造了“中国互联网最大并购交易”的收购91之后,在去年年初就放出了投资并购的第一弹,收购人人所持的全部糯米网股份,百度将成为糯米网的单一全资大股东。此外,百度还投资了打车软件Uber、携程旅行网和猎豹移动等,并追加了对于视频网站爱奇艺的投资。
烧钱抢夺打车软件
令人关注的是,去年滴滴打车和快的打车在金主的撑腰下燃起的烧钱大战也让“圈地”运动掀起了一波高潮。当然,烧钱的背后,实际上是腾讯和阿里巴巴两家互联网公司的博弈,双方争夺的焦点就是移动互联网用户。为了争夺用户,所以谁都不愿意“认输”。从目前来看,这场“烧钱”的游戏还远远没有结束。如此有钱,再令人瞠目结舌的不断收购也就不足为奇了。
值得一提的是,福布斯发布的2014中国富豪榜显示,马云成为中国内地新首富,百度的李彦宏、腾讯的马化腾分列第二、三位,互联网三巨头包揽榜单三甲。“烧钱抢市场”还真是有钱人的游戏,如果不是有钱,怎可能如此任性?热闹的是,各方都“不差钱”。记者 林曦
投资触角伸至各个领域 腾讯做孵化器
2014年12月26日,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发布《微信社会经济影响力研究报告》显示,微信在过去的一年中对信息消费的拉动达到952亿元,对就业的拉动达到1007万人。除了凭借产品吸引更多的创业者外,腾讯自身在过去一年中也在密集进行投资,这些投资不光在中国,也在海外;不光在互联网行业,也涉足众多其他行业。腾讯宣布未来将致力于成为中国最成功的孵化器,五年之后,也许我们看到的腾讯更像一个投资公司。
建设生态系统
最新的数据显示,微信公众账号的数量已经超过800万个,围绕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创新的第三方开发者数量也超过10万个。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说:“我们希望基于微信能够搭建一个生态系统。”
不光是微信,实际上整个腾讯都在试图建设一个大的生态系统。这在腾讯过去两年的密集投资上得到反映。2013年下半年以来,腾讯相继投资了京东、大众点评、58同城等已经形成规模的互联网公司,也同样投资了挂号网、丁香园等互联网创业型公司。目的都在完善自身的生态。
除了互联网领域外,腾讯的触角已经开始越来越多地向其他行业延伸。获得腾讯投资的荣昌e袋洗是一个洗衣行业的创业公司,挂号网是医疗行业创业公司,在美国投资了太空旅游公司world view。
成为“孵化器”
三年前,在腾讯宣布开放战略的时候,腾讯还时不时遭遇到“垄断”的质疑;三年后,腾讯却用事实证明了它不是要做一只巨无霸,而是一个“孵化器”。
截至目前,腾讯开放平台上的开发者数量达到500万。腾讯开放平台上实现独立上市和正在上市流程的公司超过10家,被收购上市的公司超过10家。PC端TOP150的开发者中,有35%的开发者获得不同阶段的融资,腾讯开放平台创业基地孵化的移动开发者中有61%获得了各轮融资。
在2014年10月底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宣布,腾讯将致力于打造中国最成功的创业孵化器,打造开放3.0时代的创业大生态。腾讯的服务体系也将从线上延伸到线下,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
对于这样一个平台级公司,我们已经无法简单地用“互联网公司”去简单定义了。 记者 帅鹏坤
万达玩娱乐 香港上市、各地建万达城、投资文化旅游娱乐产业
2014年对于中国商业地产巨头万达来说是玩命“圈”的一年,香港上市圈钱,在各地建造万达茂和万达城圈地,大笔投入文化旅游娱乐产业圈人气。然而,效果如何?
布局文化旅游产业
2014年年底,王健林的万达影视投资的两部大片《一步之遥》和《智取威虎山》相继上画,不但掀起观影高潮,前者还引来一场有王健林儿子王思聪参与的巨大“口水战”。从一个侧面可见,万达投资文化产业的步伐再次提速。
其实,从2014年年初开始,万达就着力布局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展开海外收购,在英国、西班牙、美国等地购买了为其布局海外旅游配套的酒店等商业物业。
与此同时,万达加大了在国内的旅游商业地产项目。2014年12月,广州万达城项目启动。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表示,这个项目万达集团斥500亿元巨资,也是全国布局的第九座万达文旅项目。王健林还透露,2015年会在广州另外两个区增加两个万达广场。这样一来,8个广州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
上市圈钱
万达一边在积极“圈地”,另一边则展开了“圈钱”的动作。2014年12月23日,万达商业(03699.HK)成功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但上市当日就跌破发行价。按照发行价计算的万达商业的总体估值远低于高盛、瑞信、汇丰、花旗等国际知名投行对其资产净值的预期值(3000亿元人民币)。
也许,投资者看到的不但是万达“圈”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其风险的高低。万达商业地产在招股说明书中显示,截至2014年上半年,公司的银行借款为1724亿元,另外还有73亿元的未偿还债券。在风险提示上,万达明言:“大量债务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如果宏观经济形势下行,公司将承受更大的冲击。”
同样,作为持有物业量世界第二大的商业地产运营商,其自持物业的租金收益之低也让人担心。
如今,2014年结束了,万达在2015年依然抱有很多关于圈的大计划。可以断定的是,不论是圈地还是圈人气,万达当前最需解决的还是后续的经营模式和真正的创新实力的提升问题,否则,即使暂时圈到手的也未必就是“会下金蛋的鸡”。羊城晚报记者 孙晶
恒大忙“捕猎” 粮油、乳畜、光伏产业、整形……跨界投资,产业多元化
当恒大冰泉还是一个新品牌时,恒大地产主席许家印的新一轮收购布局已经展开:恒大粮油、恒大乳畜、进军光伏产业、恒大整形……在过去的一年,恒大“跑马圈地”猎物多变,跨界投资的节奏根本停不下来。如今,恒大旗下多元化版图已贯穿体育、文化、快消、新能源甚至美容多个领域。
去年8月,恒大粮油亮相亚冠,成功复制了恒大冰泉的经典营销手法,刚一出生就获得了全国知名度。人们知道了恒大在内蒙古、黑龙江已首期投资近70亿元建设及并购22个生产基地,启动恒大粮油、恒大乳业、恒大畜牧产业。
在粮油、乳业、畜牧三大集团成立不到一个月,恒大的多元化策略再次突破。9月29日,恒大宣布拟投资900亿元进军新能源光伏产业。10月7日,恒大又与美国SPI联手收购国藏集团,拟借壳国藏集团获得光伏企业的香港上市平台。
12月23日,恒大以9.5亿港元收购杨受成产业控股持有的新传媒集团约6.48亿股股份,恒大在要约收购完成后,将以新传媒为平台开展其整容、美容业务,并考虑将新传媒集团业务多元化。
事实上,早在去年9月,市场已有消息指恒大将进入整容整形行业。彼时消息称恒大已于9月10日收购了韩国原辰整形外科,成立“恒大原辰医学美容医院”,归入恒大集团旗下恒大健康产业集团,并已开始进行人员招聘。而恒大还在2013年底与哈佛大学携手成立恒大哈佛基因科学研究院,准备进行更深层次的生命科学研究。记者 赵燕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