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双城记:新加坡模式对香港有何启示?

  [摘要]香港和新加坡在亚洲四小龙中最为相似,有观点认为,面对挑战和压力,香港需要照照新加坡这面镜子,整衣冠、洗洗脸,再出发。

双城记:新加坡模式对香港有何启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腾讯财经综合报道 在上世纪后期崛起的亚洲四小龙,新加坡在近年不断脱颖而出,不仅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也跻身世界发达国家之一的行列。在全世界的发达国家中,它小而精,却不断展示它的制度和管治的优势,很值得转型中的香港借鉴。面对挑战和压力,香港需要照照新加坡这面镜子,整衣冠、洗洗脸,再出发。

  曾被称为“亚洲四小龙”,实现经济腾飞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的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在世界上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并跨入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他们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在这“四小龙”中,香港和新加坡,有着很多的相似点。它们的国土面积都不大,自然资源也很贫乏,但它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在二战前,两地区经济基础都比较薄弱。因为以前是由英国管治的,所以有着相同的历史和文化。

  他们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模式都极其相似,都实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国际贸易上都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在众多的相似点中隐含着不同的因素。

  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与经济系教授雷鼎鸣教授认为,“香港的天然参考对象是新加坡,正如新加坡不断金睛火眼地盯著香港,要在此取经。”

  新加坡:国家建设新构思“软硬兼施”

  新加坡是多元种族的移民国家,1965年独立以后,在李光耀统领下,新加坡用40多年的时间,迅速转变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成为全球富裕的国家之一。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国家资本主义”,并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

  新加坡是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新加坡是继伦敦、纽约和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

  即使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这样时髦产业的国际趋势下,工业还是新加坡发展的主导力量,至今集中了区内最大的炼油中心、化工、造船、电子和机械等,拥有著名的裕廊工业区,城市保洁也成绩斐然,它是城市国家,亦有“花园城市”之称。李显龙的国家建设新构思“软硬兼施”,誓为新加坡锦上添花。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也为国民生活改善提出实在的目标。

  新加坡成香港竞争对手

  “新加坡确实具备良好的条件与香港竞争,”哥伦比亚商学院(Columbia Business School)院长格伦·哈伯特(Glenn Hubbard)表示,“如果你从透明度、开放性以及商业诚信的角度来考虑,新加坡在这些方面都表现不凡。”

  尽管这两个西方金融中心恢复了上升势头,但亚洲在财富创造方面的增长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个问题:在亚洲这个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区域,哪个金融中心可能会占据主导地位?

  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历史悠久,在新加坡于上世纪60年代从零开始打造亚洲美元市场时,它就已是伦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的亚洲前哨。如今,从股市和首次公开发行(IPO)的规模来看,香港在亚洲仍处于无人能敌的地位。同样,在财富管理领域,香港仍令新加坡黯然失色,根据研究机构Wealth-X的数据,香港的亿万富翁数量(82位)超过新加坡(32位)。

  然而新加坡吸引了众多全球大宗商品交易机构,它们利用新加坡作为最大燃料补给港的地位,新加坡位于进出中国内地的海上航线的交汇处,而中国内地对大宗商品有着巨大需求。新加坡的部分吸引力来自优惠企业税率,低于17%的基础税率,而香港企业税率为16.5%,

  香港的大宗商品交易员数量远远少于新加坡,大多专注于基础金属相关业务。银行家们表示,对于新加坡而言,较长期的威胁在于香港作为进出中国内地资本市场门户的地位日益增强。

  香港:住房是永远不能触碰的痛 竞争制度优势渐失

  这些年,新加坡突飞猛进,延续李光耀治国模式,发挥制度优势,政府进取、社会稳定,国家凝聚力很强,这让新加坡有了发展的基本保证。

  《亚洲周刊》资深特派员纪硕鸣认为,反观香港,在原有与新加坡齐头并进的格局已经打破。在产业结构上香港已经先天不足,在转型中失去了工业,服务业又停留在传统模式上而无法走向现代。新加坡可以规划到2030年,香港奉行的小政府大市场,无法规划长远,香港也在往前爬行,但始终不知道前方的目标。转型中的香港,不能成为民众心中的镜子。

  纪硕鸣提到,住房问题,则是香港人永远不能触碰的痛,香港和新加坡是当年亚洲四小龙中情况最相似的两个地区。两地人均拥有土地量也大体相当。现在香港的住房情况明显比新加坡逊色许多。香港人均住房面积现在只有新加坡一半,楼价却高出两三倍。新加坡人实现了安居,香港人仍为蜗居苦恼。

  李嘉诚评点香港新加坡优劣

  李嘉诚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数据上看,香港从事“创新科技”的人数并不错,但与其他地区比较,有关就业的本质和在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则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香港的社会问题,李嘉诚开出的终极药方是投资教育、鼓励创新。在他看来与新加坡等地相比,香港在鼓励创新方面已然落后。

  李嘉诚以新加坡和香港作对比称,基于两地的社会和营商气氛不同,香港在鼓励创新上做得不够。“新加坡的舆论不会对外资在当地获取盈利而有所批评;对于解决劳工问题,新加坡在输入外劳方面更为进取,但失业率不比香港高;新加坡没有中国作后盾,先天条件甚至没有香港那么好;新加坡重视睦邻,要兼顾国防开支,香港则没有这样的负担。然而,新加坡在创新方面却非常成功!”

  香港专家:新加坡与香港可比性不大

  现在愈来愈多的人喜欢把香港与新加坡比较,新加坡的发展模式是否值得香港参考?

  香港大学经济金融学院名誉高级研究员郭国全指出,香港和新加坡两地的发展背景很不一样。“过去几十年来,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模式倾向政府主导,多年来大规模填海造地,大量吸引外来人才和劳工,积极推动特选产业,快速扩大经济规模。这些政策能够有效推行,与新加坡的政治传统和强大的执政党有密切关系;而香港则是大市场、小政府,模式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结果,不能说哪一个较好。”(腾讯财经综合)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强飓风重创瓦努阿图 灾区面临饥荒传染病威胁 又是一年植树节 盘点各国政要身体力行热心绿化
强飓风重创瓦努阿图 灾区面临饥荒传染病威胁 又是一年植树节 盘点各国政要身体力行热心绿化
大片半裸遮胸热辣!C罗前女友伊莲娜登体育画报 奥斯卡红毯:“石头姐”优雅复古 洛佩兹深V惊艳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热搜榜

      走进新国企 创新之核

      详细>>

      2015 LogiMAT China 中国物流信息化展

      详细>>
         
      •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联系我们

      电话:010-84883646 E-mail:wangsn@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