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6天蒸发3800亿:把“北车”跌没了
【延伸阅读】中国中车跌停 超3000亿市值灰飞烟灭
截至收盘,中国中车跌停。中国中车(当时还为中国南车)自2015年初(7元)至4月20日最高点(39.47元),涨幅近455%;随后转跌,复盘后暴跌;目前股价缩水幅度已逾腰斩,市值蒸发超3000亿元。其H股现跌9.25%,报11.18港元,成交1.41亿股,成交额16.18亿港元。
对于中国中车上周的表现,一位业内人士直言“杀伤力太大”。因为不同于依靠炒作题材的创业板个股,大跌之后敢于“抄底”中车的资金不在少数,但是面对单边下跌走势,买入之后几乎就会面临被套的命运。特别是对融资客来说,中车股价下跌的杀伤力是成倍增加的。
消息面上,6月8日,中国中车无量涨停,然而第二天风云突变,中国中车放量跌停。虽然6月10日晚间中国中车放出了“近期签订159.0亿元人民币的重大合同”的利好,但公司股价只是短暂翻红,此后仍旧一路下跌。交易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中车复牌以后,公司的融资融券余额,开始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从复牌之前的约64亿元,到上周五已经快速增长至83.84亿元,增幅近30%,与不断下跌的股价形成了鲜明对比。
具体来看,在中国中车复牌首日“一”字涨停之时,并未出现融资买入,而在股价从涨停到跌停的上周二,出现了18.77亿元的融资买入;在上周三股价再次下跌9.73%,以及上周四出现订单利好之时,融资客又砸下17.34亿元和19.56亿元,而到了上周五,融资买入额突破20亿元关口,猛增至24.75亿元。
对于融资买入的不断增加,一位券商人士表示,其实不仅是普通投资者,部分机构也看好中国中车长期的投资机会。正因为此,股价短时间内的快速下挫,就成为不少资金眼中的买入良机,此外也不排除部分基金低价买入以达到降低成本的可能。这位人士进一步指出,在股价下跌时,融资买入的风险将被成倍放大,需要格外谨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仅从龙虎榜显示的数据来看,在6月9日至11日之间,机构买入金额就超过了20亿元,但同时机构卖出的金额也超过了15亿元,同时沪股通卖出也达到了7.68亿元。不过,中国中车H股在同样遭遇连续大跌之后,上周已经止跌翻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6月8日,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殿国在上市仪式上致辞。 新华社记者邢广利摄


- 乌克兰未按合同卖发动机 俄罗斯推迟交付两艘越南战舰
- 印度包揽未来亚洲经济增速最快城市前三甲 天津排第八
- 中国百万富豪家庭激增至400万居全球第二 超日本三倍
- 美国主持人参选总统自称不差钱 共和党选情看点大增
- 美国加州伯克利公寓阳台坍塌 6人死亡7人重伤


- 乌克兰未按合同卖发动机 俄罗斯推迟交付两艘越南战舰
- 印度包揽未来亚洲经济增速最快城市前三甲 天津排第八
- 中国百万富豪家庭激增至400万居全球第二 超日本三倍
- 美国主持人参选总统自称不差钱 共和党选情看点大增
- 美国加州伯克利公寓阳台坍塌 6人死亡7人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