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标签的背后
印度中央银行1月29日宣布降息,这是该行9个月来首次放松银根。在一些经济学家看来,这是烽火延绵的全球“货币战”的新举措。尽管各方对此看法不一,但“货币战”这一吸引人的“标签”背后有三个事实值得关注。
其一,一些主要经济体近来在货币供应方面接连“开闸放水”,竞争性贬值不言而喻。
近期,“货币战”成为国际舆论热词。这主要源于日本政府最近在“债务大山”的重压之下大推货币宽松政策,出台了以促通胀来抗通缩的经济战略,使日元汇率快速下跌。
究竟是不是货币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在达沃斯年会上的话值得深思:当前全球流动性过量,“竞争性贬值显然是其中一部分”。
其二,货币和汇率是调节国际贸易的“利器”,围绕两者的纠纷,多年来没有平息。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关于货币战的争论焦点从人民币汇率到美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欧洲央行的“不封顶”购债计划,再到如今的日本。
有说法认为,从2010年11月美联储启动QE2之后,全球就已经处在“货币战”之中了,现在战争还将继续下去。当前形势下,也许该讨论的不是“有没有”货币战的问题,而是它正在以何种面貌出现,又会产生何种影响。
其三,货币竞相贬值后果严重,世界经济亟待加强合作。
既然是“战争”,就会有输家和赢家。近年来,国际上有“竞争最低点”之说,指的是一旦出现货币战,各国货币就会竞相贬值,想要成为最低一名。继日本之后,出于自保,亚洲诸国――例如韩国、泰国、菲律宾等为谋生存,可能都会被迫卷入货币战。果真出现此种情形,对世界经济将更加不利。(据新华社)(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 马航总裁:不会因客机失联停飞波音777机队
- 见死不救?澳政府拒绝澳航30亿澳元贷款请求
- 黄硕:业界可共享打车软件这张大饼
- 美媒:中国反腐令高档白酒消费回归理性
- 俄罗斯欲起草法案应对制裁:没收欧美在俄资产


- 马来西亚称持失窃护照登失联客机乘客不是亚裔
- 以色列展示缴获“伊朗军火船”走私武器
- 美国“伊利湖”号巡洋舰访问韩国 准备参与联合军演
- 祈福、搜救、调查 马航客机失联进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体“全副武装”参观福岛核电站


- 马来西亚称持失窃护照登失联客机乘客不是亚裔
- 以色列展示缴获“伊朗军火船”走私武器
- 美国“伊利湖”号巡洋舰访问韩国 准备参与联合军演
- 祈福、搜救、调查 马航客机失联进入第四天
- 日本大地震三周年 媒体“全副武装”参观福岛核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