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1%人口拥全球一半财富 或引发经济衰退
【延伸阅读】经济学家:中让美贫富差距扩大但促进全球平等
新浪财经讯 北京时间7月21日消息,近些年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贫富差距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今年法国经济学家托马斯-匹克迪(Thomas Piketty)的著作《二十一世纪资本论》更是在全球掀起一场关于贫富差距的大讨论,包括诺奖得主罗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都参与到论战中来。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Tyler Cowen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虽然美国国内贫富差距在扩大,但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大量人口脱离贫困意味着全球收入差距在下降;美国移民政策和中国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加大了美国国内收入差距,但让全球受益。
以下是Tyler Cowen教授的评论文章节译:
收入差距正兴起为一个政治和经济议题,但从全球视角来看,数据并未显示差距扩大。的确,在大多数国家内部,收入差距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但全世界整体的收入差距过去20年大部分时间实际上一直在下降。这一事实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
这一发现来自世界银行[微博]顾问Christoph Lakner和卢森堡收入研究中心资深学者Branko Milanovic最近的一份研究。虽然乍一听可能令人惊愕,但一细想应该是这么回事。中国、印度和其他一些国家在经济上的崛起是人类历史上在平等方面最大的进展之一。
当然,任何人都不应该以此为借口来停止帮助那些贫困人群,但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收入差距扩大并不总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哪怕对于那些严格的平等主义者而言。比如说,移民政策和自由贸易有时候会扩大一国内部的贫富差距,但可以增进全世界的福利,并且往往让全球总体收入差距下降。
国际贸易极大地降低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水平。这一点从中国和其他国家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中显而易见。然而与许多经济学家此前的承诺相反,有充分证据表明中国出口的兴起压低了美国某些行业中产阶级的工资水平。麻省理工大学经济学家David H. Autor等最近的一篇论文证明了这一点。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长可能提高了美国最富裕1%人群的收入,因为中国的出口提升了美国一些公司的价值,而这些公司的股份往往被美国富人所持有。因此,中国的增长一方面增加了美国的收入差距,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全球的繁荣和收入平等。
另外,根据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George Borjas的研究,有证据表明,移民到美国的低技能工作者对于美国高中文凭以下工作者的工资造成了温和的负面效应。然而,同样的移民行为也极大地惠及移民到美国等富裕国家的人(可能还惠及美国高收入群体,因为他们可以用较低的价格雇佣保洁和保姆)。同样,美国国内的收入差距可能上升,而全球收入差距可能下降,尤其如果新移民将钱汇回本国的话。
单纯从民族主义的狭隘立场来看,这种现象对于美国并不是什么好事。但主要问题在于视角的狭隘。披着平等主义的外衣来宣泄民族主义情绪的思维方式已经落伍了。要消除这一困惑,我们建议所有对贫富差距问题的讨论要将全球贫富差距下降作为其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讲,全世界正在取得根本性的进步。
“占领华尔街”等运动所发出的信息是贫富差距在上升,而罪魁祸首就是资本主义。然而更正确的认识应该是这样的:尽管依然存在各种严重的经济问题,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逐步平等化的时代,而这一趋势大体上是一件好事。虽然可能无法说服那些激进者,但这是事实。
一种普遍的看法是,那些收入差距较高和正在上升的国家可能出现政治问题,也许通过暴力甚至革命的方式。因此有人可能认为民族主义的立场很重要。但我们很难说此类关于政治动荡的预测会成为现实,尤其对于美国这种犯罪率下滑的老龄化社会。
另外,我们可以调整公共政策来缓和一些平等主义者的担忧,比如改善我们的教育体系。
(2014-07-21 18:09: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