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钮文新:中国货币政策并不适宜紧缩

【热点观察】从美国长期资本流出看中国货币政策

钮文新

当地时间3月18日,美联储结束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其发表的声明,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但删除了利率指引中的“耐心”措辞,同时下调了经济增速预期。这当然是市场最为关注的话题,因为它直接带给市场观察美联储加息脚步和节奏的窗口。当年,美元贬值带给发展中国家、尤其像中国这样的商品加工国高通胀率,而现在美元升值当然也会带给我们严重的通缩。

实际上,站在工业生产的角度,中国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已经连续37个月负增长,这明显是通缩。如果不是食品和服务价格的不断上涨,中国CPI恐怕早已进入负增长状态了。

中国食品价格上涨源自农产品生产成本的不断上升,过去没有被列入成本的水、人力、土地等生产资料,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渗透,已经逐步被显性化了。这正是中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还能保持正增长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中国CPI数据与老百姓真实感受差异甚大的关键所在。但是未来呢?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可持续吗?服务价格上涨可持续吗?

如果第一、第二产业持续低迷,第三产业就不可能有很大的成长空间;而且,第一、第二产业越是低迷,第三产业成长的“天花板”越低。所以,指望第三产业拉动就业可以,而指望第三产业拉动GDP没戏;指望它托住CPI,一时可以,长期没戏。

更别用美国的经济特质忽悠中国,因为美国并不指望自身的价值创造,而是通过强势货币被全球价值创造所供养,所以它可以让服务业在GDP当中占到70%。中国有这个条件?我认为,中国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超过40%,已经是过剩状态了。

今年1月份,美国资本净流入883亿美元。这个数据一定会让人联系到美元升值预期。但美国在883亿美元资本净流入的同时,长期资本净流入-272亿美元。

不要简单地以资本流入流出观察事物,而要更加细致一些。不错,人民币升值的确可以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但因人民币升值而引入的国际资本一定是“货币套利资本”,而绝不是实体经济发展必需的“长期资本”。对一个经济而言,效果也大不相同。“货币套利资本”是来直接套取金融利润,而间接蚕食实体经济的利润;“长期资本”则是长期投资实体经济,分享实体经济的经营收益。

如果我们希望能够支撑实体经济的“长期资本”进入,那我们还会希望人民币没完没了地升值吗?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欧洲、日本、英国等所有发达国家均采用大规模货币宽松政策,将本国利率置放于零,甚至负值位置,其核心目的就是吸引全球“实业资本”(长期资本),并借此恢复实体经济活力;相反,中国紧缩货币,推动人民币升值,其结果只能是赶走实业资本,而引来货币套利资本,这将对中国经济构成严重伤害。

实际上,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至少与上述政策密切相关。所以,我们一直主张中国货币政策应当“中性偏宽”,并不适宜紧缩,更不适合严重地紧缩。

(作者系CCTV证券资讯频道总编辑)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分享到6.79K
编辑: 吴桂霞标签: 货币政策 实体经济 长期资本 第三产业 CPI
强飓风重创瓦努阿图 灾区面临饥荒传染病威胁 又是一年植树节 盘点各国政要身体力行热心绿化
强飓风重创瓦努阿图 灾区面临饥荒传染病威胁 又是一年植树节 盘点各国政要身体力行热心绿化
大片半裸遮胸热辣!C罗前女友伊莲娜登体育画报 奥斯卡红毯:“石头姐”优雅复古 洛佩兹深V惊艳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热搜榜

      走进新国企 创新之核

      详细>>

      2015 LogiMAT China 中国物流信息化展

      详细>>
         
      •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联系我们

      电话:010-84883646 E-mail:wangsn@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