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称中国人均收入半个世纪后仍不及美国一半
参考消息网10月10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终于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至少是按照购买力平价法调整后得出的数字。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10月8日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测算显示,到今年年底,中国将占购买力平价法得出的全球GDP总量的16.48%,达17.632万亿美元。而美国则占16.28%,总量为17.416万亿美元。
至于根据汇率法得出的原始GDP数据,如果中国继续保持现在的增长势头,中国最终也将超过美国,只不过还需要很多年。
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10月8日报道,终于得到官方确认。中国正式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根据IMF公布的最新数据,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在世界GDP总值中所占比例为16.479%,美国为16.277%,而且未来这一差距还将进一步扩大。
但以名义GDP总值计算,美国经济规模仍比中国大1/3左右。世界第一大国仍然保留诸多优势。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10月8日报道称,据IMF的数据,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近几十年来通过快速工业化而加快积聚财富的中国预计将扩大其领先优势。IMF估算,到2019年,中国经济总量预计将比美国高20%。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0月9日报道称,中国取得了经济上的飞跃:根据新的数据预测,中国今年将正式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即便计算方法上有问题,但中国的崛起也是显著的。
1980年,中国经济总量为美国的十分之一。IMF预测,40年后,中国经济总量将比美国高20%。
从1980年到今年,中国年均GDP增幅达到惊人的9.8%,而美国只有2.7%。保持年均10%的增长率意味着约7年可实现经济总量翻番。
报道称,两件事值得说明:首先,中国经济现在可能是世界最大的,但它远不是最富有的。中国的人均GDP尚不到美国的1/4。
第二,从长期的历史角度看,中国的崛起只是恢复原状。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逊认为,1870年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经济体。欧洲和美国近代长约150年的主宰只是个例外。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0月9日援引美国“商业内幕”新闻网站的报道称,IMF的测算显示,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IMF是用购买力平价对中美两国经济规模进行调查后得出这一结论的。IMF在比较世界各国经济规模时之所以要用购买力平价进行调整,其背后逻辑是各国的物价水平是不一样的,比如上海的衬衫就卖得比旧金山便宜,因此如果不将物价因素考虑进去,比较各国的经济规模就不尽合理。
报道解释说,虽然中国人的收入水平通常比美国人要低得多,但如果只是简单地将中国人的工资折算成美元去与美国人的工资相比较,就会低估中国人工资的购买力,相应地也会低估整个中国的购买力。
但报道也指出,如果是比较不经购买力调整的GDP,那么中国仍然比美国低6.5万亿美元,这意味着在这项指标上中国短时间内不会超越美国。
(2014-10-10 08:01:00)


- 乌克兰未按合同卖发动机 俄罗斯推迟交付两艘越南战舰
- 印度包揽未来亚洲经济增速最快城市前三甲 天津排第八
- 中国百万富豪家庭激增至400万居全球第二 超日本三倍
- 美国主持人参选总统自称不差钱 共和党选情看点大增
- 美国加州伯克利公寓阳台坍塌 6人死亡7人重伤


- 乌克兰未按合同卖发动机 俄罗斯推迟交付两艘越南战舰
- 印度包揽未来亚洲经济增速最快城市前三甲 天津排第八
- 中国百万富豪家庭激增至400万居全球第二 超日本三倍
- 美国主持人参选总统自称不差钱 共和党选情看点大增
- 美国加州伯克利公寓阳台坍塌 6人死亡7人重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