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中国在线  >  新闻聚合  >  财经滚动

莫开伟:非税收入过快增长恐让政策扶持效果消弭

  (原标题:莫开伟:非税收入过快增长恐让政策扶持效果消弭于无形)

  据昨日的《人民日报》报道,尽管中央出台了多项措施简政放权、实行普遍降费,但在一些地方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却大幅增加、居高不下,非税收入比重连年上升,收费增速明显高于税收增速。

  非税收入主要包括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和其他收入。据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0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8.7%,而其中非税收入增幅高达63.6%;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新增加部分约为1255亿元,而其中非税收入增加938亿元,占比超过七成。

  尽管非税收入增长短期内可减轻经济下行为财政收入带来的压力,但从长远看,非税收入过快增长并非好事,甚至还会带来两大经济危害:

  首先,非税收入过快增长,对经济逆周期而言,会抵消中央政府各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惠政策,对经济企稳回升不利。

  目前,大量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实体企业尚处经营困难阶段,需政府实施更多的财税金融优惠政策,而非税收入增长过快不仅使实体企业难以享受到政府优惠政策“阳光雨露”,反而会遭到更多收费的“盘剥”,从而将中央各项优惠政策消弭于无形。

  对实体企业而言,非税收入大量增长,不仅使得原来困难的资金变得雪上加霜,影响其可持续发展,更会使实体企业对中央政府的扶持政策产生动摇和怀疑。即便对国有企业而言,让其将过多的经营利润以收费形式上交财政,既影响企业积累和发展,使国有企业发展出现后劲不足问题,也一种不可持续的经济行为,对国有企业改革产生很大不利。

  其次,非税收入过快增长,对中央政府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及其他系列改革可能带来干扰,更会让各种乱收费行为复活,加剧经济领域的混乱和腐败行为。

  当前在政治经济领域中推行的两项重大改革,一个是以营改增为宗旨的财税体制改革,另一个是减轻企业与国民负担的简政放权改革。这两项改革还刚起步,正待深入推进。而非税收入增长会滋长各级地方政府对旧有财税管理体制的依赖心理,对实施新财税体制改革失去兴趣、信心和动力,延缓财税体制改革进程,从而影响经济发展速度。

  目前推行的行政审批事项改革也没有到最后“收官”期,需进一步加大力度;而非税收入增长不仅会使各级地方政府不愿精减原有一些行政收费项目,反而会通过各种“变种”之后的新面目,加剧行政收费项目精简难度和反弹。

  一般来说,收费与企业负担成正比,收费越多,企业负担越重,反之亦然。一些地方出现非税收入增长过快、占比过高,意味着企业的隐性负担在加重;而且还会诱发一种怪象:地方政府越是在经济不好时候,越找企业多收钱、多罚款,造成企业经营环境和当地投资环境恶化,更加不利于经济发展,使财源越发枯竭。

  当前,由于行政事业性收费管理并不规范,法律依据层次低,征收的范围、标准、程序等都不透明,在征管时相关人员有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这不仅可能让财政收入的质量变差,还会给利用权力乱收费及收费中权力寻租等腐败行为留下空间。据披露,在一些地方,行政审批前置的各类技术审查、评估、价、检验、检测、鉴证、咨询等,存在中介服务项目多、收费高的问题,有的地方仅建设领域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就超过20项。各种会议、展览、评比、培训都伸手向企业要钱,收费加在一起有几十项之多。

  非税收入增长带来的这些问题,值得各级政府认真反思,切不可任由其逆经济周期反向增长。为此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遏制:一是对非税收入进行全面甄别,分清其中正常与非正常所占比重,对非正常非税收入应予以制止,并将其返还原被征收单位;二是下大力气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三是考虑将非税征管纳入法治轨道,堵塞各种乱收费行为,将中央政府各项优惠财税及精简行政收费政策贯彻落实到位,激励各级政府树立长远经济目标,千万别陷入“一只手给钱、一只手收钱”的尴尬困局,为反哺实体经济、为未来经济增长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作者为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亚投行开业仪式系列活动今起将在京举行 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潍坊舰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亚投行开业仪式系列活动今起将在京举行 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潍坊舰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独家:中国日报网2015年十佳华语电影出炉 会在火星种土豆的学霸并不多 理工宅男仍然槽点满满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热搜榜

      见证历史:聚焦A股

      详细>>

      互联网金融频道

      详细>>
         
      •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联系我们

      电话:010-84883646 E-mail:caijing@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