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工业被指“一拆为二” 业内人士称有利有弊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有关部门已有计划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业)一拆为二,其中航空发动机制造板块将成立新的独立公司。这一分拆计划旨在打破发动机研制这一制约中国大型客机和大型运输机发展的瓶颈,之后中国航空发动机与整机将分开研制,以打破“一厂一所一型号”的旧式航空工业模式。
一位上市公司的匿名人士向记者表示,发动机业务分拆也是一个有利有弊的事情,“动力和飞行器这一块有很多问题是需要相互协调、互相支持的,剥离成两个主体之后,相应的协调难度可能就大一些,不如一个集团出面协调好。”
据了解,中航工业旗下共有3家负责发动机业务的上市公司,分别是中航动控(000738,SZ)、航空动力(600893,SH)和成发科技(600391,SH)。《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分别致电上述3家公司及中航工业新闻办,询问中航工业是否有分拆发动机业务的规划,3家公司均表示目前没有接到相关通知,目前无法核实,中航工业新闻办工作人员则表示暂时没有得到这一消息。
中航旗下3家发动机上市公司
中航工业在历史上也经历过分拆与整合。1999年,原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分拆为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及原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2008年11月这两个集团又重新整合为中航工业。
对于中航工业旗下各板块的资源整合,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曾表示,“中航工业现有26个板块,很多板块下面有两、三个上市公司,理想的状态是每个板块有一个上市公司,各个业务板块整体上市。”
就发动机板块来看,中航工业旗下3家发动机上市公司中,中航动控负责发动机控制系统,航空动力负责发动机主机,成发科技则主要负责发动机零部件等业务。
前述上市公司匿名人士向记者表示,这3个公司并不存在业务重叠问题。但是在记者问及资源分散等问题是否解决时,他坦言“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以航空动力为例,航空动力去年1月开始重大资产重组,截至今年6月份,已经将中航工业旗下发动机主机厂都整合入上市公司。这一资源整合的效果也直接反映到公司上半年的业绩中,据该公司2014年半年报披露,上半年营收110亿元,同比增长15.82%,净利润为2.35亿元,同比增长121.74%。
大量营收由非航空产业完成
有接近中航工业的人士表示,发动机研发是一个周期长、需要持续投入的产业,国家投入是一部分,但是企业自身造血应该是一大部分,所以往往需要其他业务来支撑。发动机研发并不仅是发展模式问题,“基本上还是行业发展战略问题。”
林左鸣也曾公开表示,“发动机的进步与否,主要取决于一件事:钱!有多少钱可以打水漂,可以不计效益地往里砸。你要有很多钱,你就有机会成功。你要砸到这个程度,就得想办法在其他领域挣到钱。”
上述接近中航工业的人士向记者指出,即使未来发动机公司成型,没有国家投入的话是不行的,但是国家投入毕竟有限,集团自己还要有能力造血。
接近中航工业的人士向记者表示,国外发动机公司在早期的时候也不是独立的公司,也是在原先的大系统下面发展,即使现在,这些公司也有一些其他业务来做支撑。
公开信息显示,2013年,中航工业实现营业收入3489亿元,而航空产业给中航工业营收的贡献额仅为800亿元左右,也就是说其余2700亿元左右的营收均由非航空产业完成。
上述上市公司匿名人士还向记者表示,发动机在研发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科技成果,这些成果在其他产品研发中会带来很大价值,中间延伸出的一些产业链与发动机的研发又相辅相成。除了模式、技术外,发动机的发展还依赖其他因素。(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