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首页  >  财经   >  财经滚动

沪港通首日缘何沪强港弱 外资对A股虎视眈眈

  原标题: 沪港通首日缘何沪强港弱 外资对A股虎视眈眈

  “一买入就显示亏损超过4%,这次亏大了!”11月17日下午,一位港股通的个人投资者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该投资者向本报记者展示的买卖页面显示,在买入委托的增强限价盘当中,显示参考汇率是每港元兑换人民币0.80798,而在卖出委托当中,参考汇率显示则是0.77324。

  不过这一“参考汇率”引发的巨额汇兑损失之忧,最终被证实是虚惊一场。

  上海证券交易所(财苑)(财苑)(下称“上证所”)昨日晚间公布的数据显示,实际结算汇兑比率则为买入0.79143与卖出0.79017,并未出现之前市场测算的5%左右的巨大价差。

  截至11月17日13时57分,在“北上”资金主导的沪港通首日表现中,沪股通每日额度已经用尽;相比之下,直到昨日收盘,港股通额度余额还有87.32亿元,全日只是买入成交了17.72亿元,卖出成交0.84亿元。

  除了上述汇兑成本外,业内人士认为,内地投资者对香港市场有熟悉的过程,这也造成了“南下”资金不多;而对境外投资者而言,其对A股早已“虎视眈眈”,A股交易成本的低廉也对其有极大的吸引力。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沪港通首日“沪强港弱”(“北热南冷”)的现象。

  两地交易成本差异

  昨日9时30分,沪港通正式启动,两地证券市场实现联通。但在沪港通首日,沪股通130亿元的额度在13时57分就已用罄。相比之下,“南下”买港股的港股通反应相对冷淡,105亿元的额度仅用了17.72亿元,不到全日额度两成。

  昨日上午在沪股通额度用尽之前,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市场交易过程中,在额度用完前就一直在考虑下一步怎么走,要把市场整体运作所有的方方面面考虑周到,过一段时间,在更多信息和数据出来后会才会有综合评估,未来额度怎么处理会早日公布。

  交易成本差异较大,被认为是沪港通开通后两地额度使用差异的重要原因。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包括港股通额外的汇兑成本、港股双边印花税(A股是单边收印花税)、券商佣金差异等。

  比如开篇所述自称“一买入就亏大了”的投资者,他反映的问题核心即是汇兑成本。根据上证所网站信息,港股通的参考汇率买入价为0.76710,参考汇率卖出价为0.81450,6%的差价令不少投资者感觉“躺着亏钱”。不过,上证所昨日回应《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参考汇率并非用于实际结算。

  上证所称,由于港股通交易为港币报价、人民币结算,而境内券商对投资者实施前端控制,投资者交易前须事先全额缴纳相关资金,故港股通业务中需事先设定参考汇率,主要用于券商交易前端预冻结资金,而非用于实际结算。为避免当日汇率波动给市场带来的结算风险,其取值范围覆盖了历史上的最大单日波动范围,目前其取值为T-1日末离岸市场港币对人民币即时中间价的±3%。

  而上证所昨日晚间公布的数据显示,实际结算汇兑比率则为买入0.79143跟卖出0.79017,并未出现巨大价差。

  香港汇业证券策略分析师岑智勇(财苑)(财苑)对本报记者称,内地投资者买卖港股通标的,买卖都要经过汇率兑换的程序,而其中的差价不低,增加了投资者的投资成本,出现“未见官先打三十大板”的情况,降低了投资者“南下”的兴趣。

  然而,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上证所公布的买卖兑换价差在0.16%左右,对于中长期持股不动的投资者来说,是完全可以接受的范围。

  相比之下,由于沪股通用人民币结算,在香港买入A股只需投资者拥有离岸人民币即可,兑换主要参照香港财资市场公会公布的人民币兑港元离岸汇率,买卖股票过程中并没有兑换成本。此外,多家香港银行和券商都开出了初期“零佣金”的优惠条件争夺客户,这都使得香港投资者买卖A股成本远低于内地投资者买卖港股的成本。

  就港股通交易佣金而言,各大券商都有不同的标准,国金证券推出了比A股交易还要低的万分之一点五,平安证券也推出了万分之三的港股佣金;不过据本报记者了解,不少券商的港股通交易佣金还是高于A股,华南某知名券商营业部人士就称,港股通交易佣金可以在万分之八,而A股最低可以调到万分之三。

  印花税税率方面,尽管内地和香港都是千分之一,但对港股投资者而言,“买卖双方均须缴付”,又是一大成本,而内地A股只需卖方交付。资深投资银行家温天纳对此认为,印花税对所有投资者一视同仁,应该不会影响投资价值及投资意愿,并不影响市场中长线价值,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着双边征收的情况。

  外资对A股“虎视眈眈”

  业内人士认为,除了港股通交易成本较高的原因外,不同于早已觊觎A股市场已久的境外投资者,内地投资者的观望情绪也是沪港通首日“沪强港弱”的原因之一。

  华泰证券研究所高级策略分析师姚卫巍就对本报记者称,由于内地投资者对港股及其交易规则需要熟悉的过程,因此首日额度使用量非常少,预计未来会逐步增加。温天纳也认为,目前“北上”资金将主导沪港通,“南下”的资金量有待观察,估计较为慢热,因为内地投资者熟悉港股有一个过程。

  另一方面,现在的“北热南冷”还与环球市场气氛有关。温天纳称,毕竟A股是首次开放,港股却早已是国际市场,再加上人民币额度、税务优惠等政策辅助,A股由此更加吸引投资者,而不少QFII投资者会转仓至通过沪股通买卖,也造成沪股通额度紧张。

  岑智勇则对本报记者称,外资及香港资金早已对A股兴趣浓厚,所以能一开通便入市,“北上”额度使用情况理想、与预期相当,估计更多是机构投资者在带动。

  鉴于许多投资者在初期都采取“等等看”的态度,随着时间推移,市场预计额度使用量将上升。瑞银集团预计,沪港通北向交易资金流在最初可能更活跃的原因,包括明年6月A股可能会被纳入MSCI(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指数)序列,因此境外基金有动机投资A股;北向投资者资金成本比南向投资者更低;北向交易每日及整体额度大于南向交易;中国很多高净值散户或已持有规模不小的境外股票。

  李小加:“上座率”完全不是重点

  “不想为‘深港通’做仔细的揣摩,不是‘是否做’的问题,肯定是‘何时做’的问题。一旦有了决策,就会告诉大家。”昨日,李小加在接受第一财经电视记者采访时称,两地在不用大规模地改变自己的市场结构和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引进大量的投资者。

  李小加表示,中国的资本要崛起,不可能全部留在国内。将来一定是中国资产的重新平衡,但是这么多的钱一下子放出去,是不符合中国利益的。通过沪港通的模式,中国的资本可以依赖中国的法律、监管、清算结算体系、券商服务体系和交易所,在中国的时间段里面,这一次是投港股,将来可能还会拓展到固定收益、期货等其他产品。这个模式闯出来以后,港交所和香港不再是带着钱进来的角色,而是迎接钱的到来,把世界的产品带进中国的家门。

  “沪港通是一项长期制度安排,它连通了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对于我们这样的‘修路者’而言,沪港通开通首日首周甚至首月的上座率完全不是我们的关注重点。我们最关注的指标是沪港通列车的安全指数和舒适指数。”李小加还对媒体称。

  从更大的角度而言,政界、学界和商界对于沪港通的关注点之一还在于其对资本账户开放的撬动。业内人士普遍预计,沪港通下一步可能在目前的额度上放得更开,将“闭环”一点点打开。

  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表示:“从国际货币发展的历史来看,货币可兑换进程往往伴随着货币国际化的进程。无论是现在的沪港通,还是未来可能出现的‘沪伦敦通’、‘沪纽约通’以及上海自贸区自由贸易账户的各项探索都为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目可兑换提供了前提和必要的纵深。”

  (第一财经日报)

土耳其派坦克压境 叙利亚难民逃亡路遇阻 反战者白宫前“躺尸”抗议美空袭叙利亚 多人遭逮捕
土耳其派坦克压境 叙利亚难民逃亡路遇阻 反战者白宫前“躺尸”抗议美空袭叙利亚 多人遭逮捕
《盖茨比》女主凯瑞·穆丽根封面大片 奢华复古也俏皮 朱莉写真S形熟女诱惑 赤裸胸脯秀满纹身
探索神秘海洋 也可以从珠宝开始 她们都这样瘦的 7位明星终极减肥招大公开

新闻热搜榜

      2014年APEC

      详细>>

      人民币国际化

      详细>>
         
      •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联系我们

      电话:010-84883646 E-mail:wangsn@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