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乳业几代掌门揭秘:往事并不如烟
原标题: 光明几代掌门揭秘:往事并不如烟
7月22日,上海市纪委宣布,光明乳业原总裁郭本恒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组织调查。这离他6月25日辞职不到一个月。巧的是,当晚7月9日起停牌的光明乳业公告,下属子公司荷斯坦牧业有限公司拟向公司控股股东光明食品集团下属的上海牛奶集团收购饲料公司、奶牛和奶场等资产,公司股票23日复牌。
王佳芬:铁腕治理“聚焦新鲜”
光明乳业的前身是上海牛奶公司,2002年上市时,在国内乳业中产销量、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市场占有率等均排名第一。当年光明主营收入达50.21亿元,超过第二名伊利近1/4。这与女强人王佳芬密不可分。资料显示,王佳芬1992年出任上海牛奶公司总经理,光明乳业成立后即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07年,执掌光明乳业帅印10年后,55岁的王佳芬开始有计划地交出手中权杖。
1997年,王佳芬率先提出了“以全国资源做全国市场”的目标,开始带领光明由地区性销售公司向全国性品牌公司发展,不久又大力引进达能参与管理光明。但2003年,伊利开始反超,光明失落冠军宝座;第二年,蒙牛又后来居上,光明显得有些步履蹒跚。更重要的是,伊利与蒙牛大力推广常温奶,对以鲜奶为主打的光明造成威胁。
2005年,伊利、蒙牛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21.75亿和108.25亿,光明仅69亿。光明多年来通过输出管理、技术和品牌打天下的“轻资产战略”被外界质疑,业内认为王佳芬等在常温与新鲜上决策不定也错失良机。
王佳芬开始求变,2006年初,光明开始聚焦新鲜制品,并建立用户体验型模式。一年后,其酸奶产品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扭转了乳制品收入下降的趋势。
据说王佳芬很欣赏一句宣传语:“更锐利,更平静。”她希望光明也是如此。当常温奶已经占据了国内70%以上市场份额后,她认为光明应该做“新鲜乳制品的领先者”。操作上,2006年光明把权力下放到总部下面的8个事业部,其中新鲜事业部被提到了最重要地位,新鲜事业部之下是11个省级事业部。
光明职工和业内人士透露,作为董事长兼总经理的王佳芬铁腕且治理有方,甚至“固执”。2000年光明改革,曾采取了一种极端的方法,聘用了一批来自跨国公司的“空降兵”担任高管,接替老光明的人,但最终那批人也相继离开。而光明低谷的2005年,60%的总经理因为不合格被换掉。
在留下不少遗憾后,2007年1月26日,光明乳业公告称,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决定实行董事长和总经理分设,同意王佳芬董事长辞去总经理职务。同时根据王佳芬提名,聘任郭本恒为公司总经理。2008年3月,王佳芬辞去董事长职务,亦从她奋斗了15年的“光明”舞台上正式谢幕。


- 印度大学推“子宫沟通术” 孕妇可跟胎儿对话
- 法国植物人男子放弃治疗争议持续7年 医院拒不决定是否拔管
- 英国《金融时报》以8.44亿英镑出售给日经
- 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九次高官会29日举行
- 竞选总统开销大 美2016年大选广告费预计达44亿美元


- 印度大学推“子宫沟通术” 孕妇可跟胎儿对话
- 法国植物人男子放弃治疗争议持续7年 医院拒不决定是否拔管
- 英国《金融时报》以8.44亿英镑出售给日经
- 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九次高官会29日举行
- 竞选总统开销大 美2016年大选广告费预计达44亿美元


- 中国道协否认发谴责《道士下山》声明:对影片持包容心态
- 工作也是围城 毕业三年你“跳”了吗?
- [晒照文化] 晒与不晒 我都在那里
- 周末收视:“跑男”破5创新高 “花少”小幅提升
- 《盗墓笔记》编剧:被吐槽我们一点不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