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朋友圈卖面膜销量由热转冷 最火时月挣5000元

北京青年报秦晶晶 2015-08-24 08:38:33

朋友圈卖面膜销量由热转冷 最火时月挣5000元

  “最近皮肤干燥,昨晚做了姐姐送的面膜效果很好”,发言下面是两张皮肤嫩嫩的人像图。该条评论下面紧接着是N多点赞,还有朋友在下面追问面膜品牌和如何购买——去年下半年开始,很多使用微信的用户都会在自己的朋友圈里或多或少遇到这样的面膜推销。但有心的人会发现,最近朋友圈卖面膜越来越少了,几乎一夜间就悄悄消失了。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骤然降温的朋友圈营销又倒逼面膜厂商倒闭,一些代理商也被迫跑路。

  现象

  朋友圈卖面膜销量由热转冷了

  “微商很容易赚钱,面膜销路很好,利润空间很大”,这几乎是大多数面膜厂商销售拉代理的忽悠说辞。大学生小贾就没经得住“忽悠”,看到这样的说辞,被说动了心,主动联系了一家化妆品公司,成为了某大牌面膜的代理商。

  刚开始,小贾只是想赚点零花钱,但介入面膜代理之后,小贾才发现自己过于天真。小贾介绍,作为代理,他们得先自己囤一部分货,然后进行销售或者再去发展代理商,销量越多,级别也就越高,代理的拿货价比零售价低不少。换句话说,要想多赚些钱,就必须想方设法卖掉更多的面膜。

  虽然小贾只是个大学生,但她的朋友圈也有些朋友和亲戚,小贾的面膜销售也主要针对这些人。从去年暑假开始卖,刚开始一段时间销售还不错,卖得最好的一个月利润在5000元左右,这对于小贾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但渐渐的买的人越来越少,现在销量已大不如前,每月仅有几百元的收入。

  调查显示,事实上,像小贾这样的人并不是少数。数据显示,大陆面膜产业在近两年经历了“野蛮”生长,目前市场上至少有300多个面膜品牌,并以每年约30%的速度持续增长。面膜行业的高歌猛进背后,是面膜销售大军在微信朋友圈里的急剧膨胀。深圳触电电子商务创始人龚文祥此前估计,微商已达到千万规模,据此计算,在微信上卖面膜的卖家已达800万人。

  一名微营销培训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日进斗金的暴富神话在最早一批做面膜起家的美妆微商当中很常见,由于低成本投资、门槛低,很多大学生、无业人员加入到这个群体中。但最近三个月情况却迥然不同了,去年参加培训的140个学生已有50%转行,原来一个月流水高达700万元的朋友,如今的流水只能维持在10万元左右。

  调查

  朋友圈面膜为啥卖不下去了?

  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小贾反映的“竞争激烈”只是朋友圈面膜难卖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很多店家为了增加销量,不惜“欺骗”和“过度宣传”,这种“杀鸡取卵”的营销方式,必然无法持续。做一个杂牌面膜相对容易,取一个听上去拗口的洋名,设计一个高大上的包装,再找面膜工厂贴牌生产就成了。朋友圈的面膜大多要三四百元一盒,一片至少要50元,但实际成本估计5元一片都不到。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朋友圈信息传递速度惊人,一旦这样的欺瞒手段被揭开,不仅朋友没得做,而且还会拉黑“店主”。

  北青报记者在网上查阅了小贾推销的面膜厂商的相关资料,不少人表示,该公司做的是直销,利用网络发展下线,业绩好就可以升级为代理级,很多代理商为了提高自己的级别不惜用欺骗、过度宣传的手段发展自己的亲朋好友作为下线。这样的“忽悠”在微商当中并不在少数。北青报记者向一店主咨询其销售的面膜是否为正品时,店主则展示了多个买家秀截图,以及面膜用过之后的效果对比图,让赶快下单,再不下单很快就断货。

  调查显示,朋友圈的交易大多采用微信转账和支付宝,很多微商店主用买家秀截图、转账记录证明自己产品火爆的销售量,非常常见。事实上,不少是一些微商通过“微信对话自动生成器”、“支付宝、网银交易记录截图生成器”等软件做出这样的效果。

  还有不少微商经常晒自己的豪车自拍图、奢侈品衣帽和自己悠闲小资的生活,配上一段励志的心灵鸡汤,表示自己成为某家代理后身价暴涨,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其行列,成为代理商。

  但这样的营销方式不过是“自欺欺人”。微信朋友圈“刷脸”卖面膜一次二次可以,亲戚或朋友给个面子,一旦效果并没有宣传得那么好,很多人就不再二次购买。有的朋友甚至还会悄悄将店主拉黑。

  追访

  微商乱象该如何监管

  朋友圈卖面膜只是微商乱象的一个缩影。夸大或造假的宣传手法、产品质量问题、打传销擦边球等各种问题,广受外界质疑。不少消费者抱怨,现在的微商不少都是“杀熟”,碍于朋友面子,加上投诉无门,很少会去追究。甚至一些公众和观察人士认为“微商必死”,熟人信用一旦被透支,整个商业模式就会崩溃。那么微商乱象应该如何监管?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除了需要消费者和微商从业者多点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之外,更要将微商纳入监管范围。一位基层监管部门相关人士建议,应加强对网络经营行为的监管,明确要求从事网络交易及有关服务的经营者,均应向经营者常住地或住所所在地工商机关申请办理工商登记,加强源头监管。

  此外,应搭建网络广告监管平台。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广告是微商搞传销的重要宣传渠道,逐步构建国家级、省级网络广告监管信息平台,将各类网络广告发布者、广告经营者及监督检查情况在平台上同步录入,实现网络化监管。

  与此同时,加强与微信运营商合作,加大监管力度。工商部门应加强与微信运营商的合作,依法加强微商监管,借助技术手段过滤敏感词、内置安全系统等方式,确保微信平台上的各种经营活动安全、合法,严厉打击传销等不法行为。同时,微信运营商应进行完备的后台管理,做好主体确认工作,收集微商经营者的身份、地址、联系方式等有效信息,报备工商部门。

  看法

  微商存五大“痛点”

  曾创下4个月回款3亿的行业纪录、被誉为“微商代言人”的韩束微商CEO、极享科技创始人陈育新,日前在2015中国(成都)移动电子商务年会上抨击微商存在“存货”、“乱价”、“挣快钱”、“团队乱”、“不持久”等五大痛点。他认为,微商在经历了3个风口后,唯有解决稳定和放心两大关键要素,才能够真正健康发展,站在下一个风口上。

  陈育新介绍,2013年以来,微商经历了三大风口:2013年强调产品功效,只要产品好用品质好,就可以出爆款;2013年-2014年明星站位,只要明星用过的产品大家就跟风买;2014年的品牌风口,以韩束为代表的传统品牌进入。“而下一个风口,2015年,平台风口:平台革新迫在眉睫。”

  在这三个风口的繁华间,微商也最终在2015年遭遇了最大一次考验:由于微信朋友圈渠道的不可控性,导致了“传销”、“毒面膜”找到了新的滋生温床,肆意伤害终端用户。陈育新认为,微商业态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即稳定和放心。

  大学生微商故事

  大二化妆品微商:至今入不敷出

  在很多同学和朋友眼里,还在读大二的李小颖(化名)已经是一名成功的微信代理,不过七个月流水超过六位数,最高月销售额超过三万。但事情并不是一开始就顺利的。

  “我做微商顺利开启离不开家人。”李小颖说。代理商是妈妈的学生,小颖自己也是他们的长期客户,本着锻炼能力、顺便赚点零花钱的原则,她开启微信代理之路。万事开头难。因为没有申请新的微信账号,小颖开始微商生涯后,先是遭遇了屏蔽问题。接着,开业前三个月,举办营销活动,但是没有人参加——仅成交两单全部来自亲人的赞助。小颖回忆,“妈妈说,如果卖不出去,就都送人”。有了这样坚实的后盾,才能让她面对入不敷出的账簿仍然咬牙坚持。微信平台上发布的每样产品她都亲自试用,然后编辑推荐理由和使用效果,再针对每一个顾客的问题逐一回复,每天工作到十一点,寒暑无休。小颖的生意逐步走上正轨。大半年来,不曾接到过任何一单投诉,困扰其他微商的真假质疑却从未发生在她身上。

  “最大的问题是压价,”小颖说,“利润本来就低,一片面膜利润不到一块钱,朋友不赚钱;陌生人压价实在太狠”。也正因为如此,不够铁石心肠的小颖至今入不敷出。她苦笑,“什么时候不再往里贴钱是我的经营目标。”

  代理球鞋和打火机:三个月仅赚600元

  今年秋天即将出国深造的钱小纯(化名)曾经也是一名微商。2015年2月,她偶然在人人网看到微信代理的招募,觉得新鲜,抱着玩玩的心态加入微商大军。但实践证明,做好一名微信代理没有玩玩那么容易。

  钱小纯主要代理球鞋和打火机业务。为防止因为刷屏被好友屏蔽,她特意注册小号“经营事业”,每天二十几条朋友圈,更新产品信息,并号召好友帮忙宣传。前来问价的人络绎不绝,甚至有时要回复一整天,这让小纯乐此不疲,她觉得人生的第一桶金近在眼前。小纯很快就迎来了自己的第一单生意,一双近1000元的篮球鞋,这无疑给了小纯极大的鼓励——只是发发微信就赚了100元,甚至让她忍不住幻想自己未来能“腰缠万贯”。

  但她很快发现,现实和她“玩玩”的初衷相去甚远,工作更多是不断重复——编辑相似的内容,回复相同的问题,一遍遍应对无理取闹的客户。她逐渐感到厌倦。同时,生意也远没有想象中容易,尤其是在面对客人“你怎么保证这是正品”的疑问,小纯发现她竟然除了“请相信我”再没有什么其他话可以回复。这样三个月过去了,仅成四单生意。失去兴趣的小纯也宣布偃旗息鼓,删光朋友圈。小纯感慨,“现在想想还觉得有点丢人,好在还赚了600元。”

  美国代购:这个行业发展不了几年

  在美国读书的陈小琳(化名),自出国那日起,她便受到亲朋好友各种代购嘱托,终于在大二正式走上了代购之路。

  起初,她只想多认识人,把早就被迫开始的代购业务系统经营起来,让自己多锻炼。为此,她在朋友圈广发代购信息,张罗国内朋友帮忙推广,甚至还去美容分享网站发帖打广告。双管齐下,似乎成功近在眼前。但真正开始后小琳才发现,事情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我接触的买家,多数是学生群体,贵的物品买不起,便宜的不一定能看上。”小琳说。有时为了淘个断货的唇彩,她要跑上大半天,利润不足5美元,甚至还赶不上交通费。几个月来,成交量不过十几单。此外,国际邮费是代购面临的第一大难题。买卖双方都不愿承担高昂的邮费,抱怨和纠纷时有发生,“有人会因此而退货,但我已经买好了,没办法,只能自己用。”

  近年,随着国家进口税率调整,小琳发现有些商品不像过去那么走俏了。“现在差价都在缩小,再加上国际邮费,万一被(税务部门)抽到,还要交关税,其实并没有便宜多少。我觉得,代购这个行业发展不了几年。”小琳说。(冯金铭 吴琳琳 实习记者 秦晶晶)

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潍坊舰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571名中国公民撤离也门
海军第19批护航编队潍坊舰进行实弹射击训练 571名中国公民撤离也门
为生活添色彩 盘点纽约帝国大厦灯光秀特别造型 双胞胎宝宝激萌走红屡遭搭讪 辣妈写答题板机智回应
争做好命女 心理学家教你学撒娇 超模性感演绎奢华珠宝大片

新闻热搜榜

      美国书展

      详细>>

      贵阳数博会

      详细>>
         
      •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专访世界银行行长

      •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专访韩国驻华大使

      联系我们

      电话:010-84883646 E-mail:wangsn@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