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欲迎转折 尚需苦练内功
原标题: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欲迎转折 尚需苦练内功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2014年可能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转折年。这种观点虽然不无道理,但现实是这一转折更可能是个较为长期的循序渐进过程,要成功实现这一转折,中国企业至少需要完成三个方面的调整。
首先,要完成从以资源为主体的海外并购,向以企业获得升级转型要素为战略目标的调整。有统计显示,自2000年以来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总额在3680亿美元上下,而石油天然气和采矿两大行业的海外并购交易,就占到2000亿美元。虽然这类资源型并购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一模式已到了急需调整的关键时刻,尤其是在劳动力成本优势渐失及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的前提下,没有企业主体的成功升级转型,不仅中国的企业将面临持续发展的内外瓶颈,中国经济增长或将遇到更多的障碍。显而易见,未来的中国企业国际并购,如果继续沿袭资源型并购老路,不把高新技术能力的获得、消化乃至提升确定为并购的核心目标,不实现这一并购战略调整,就会面临越来越尴尬的境地。
其次,要实现并购主体的调整。这些年来,大多数海外企业并购案都是由大型国有企业完成。这在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并购领域的初期阶段是必要的,毕竟中国的国有企业,不论是从资金等硬实力的角度,还是从国际并购软实力方面,一开始都远远超过民营企业。然而,随着中国经济格局的进一步发展变化,民营企业应逐渐发挥更大的海外并购作用。个中的原因,首先是民营企业在投资战略考量、决策速度上日益赶超国有企业,而且在经营理念等方面更容易贴近并购目标的市场。另外,由于发达国家对中国国有企业的偏见在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消除,从而就使得民营企业在这类市场上的认可度更高,所涉及的政治风险相对较小。这些都有利于中国民营企业实施海外并购战略。当然,还必须重视的一个现实是,现阶段中国的民营企业实力相对还比较小,尤其是融资能力更是与国有企业不在一个档次上,这就使得民营企业“蛇吞象”式的海外并购风险仍相当高。
第三,实现文化、政治等非经济方面的并购思维调整。回顾中国企业这些年的海外并购发展历程,人们不能不注意到数起大并购案的流产,最为突出的是2005年中海油对美国油气公司尤尼科的并购案例。中海油最终迫于美国国会的反对放弃收购尤尼科,关键的原因是中国企业对美国的对华政治氛围了解不深,对美国国会内外对华强硬势力的能量估计不足。中海油最后的败北不是败在商业层面,而是败在对政治风险评估失误上。今天,随着中国在世界上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企业在实施国际并购战略前,就需做好各方面的思想准备,尤其是与并购相关的政治、文化、环保等方面的思维调整。如要并购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敏感企业,就要准确把握可能面临的政治风险;要并购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就要对环保、就业、文化乃至人文等方面的氛围进行细致评估。否则,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并购遇阻乃至失败。
毫无疑问,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以及中国企业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作用不断上升,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活动将日趋频繁,所涉及的范围、资金等也将越来越庞大,诱发的连锁反应势必趋于复杂。这就要求中国企业苦练内功,做足功课,深入了解国际上的并购规则,进行必要的战略调整,借良好的国际并购提升内外竞争力,以达到完善自身的战略发展。
- "小龙女"被骗100万成龙被骗300万 盘点被骗钱的明星(图)
- 刘翔婚后首次亮相否认妻子葛天怀孕 明年举行婚礼
- 国产片频频亮相国际电影节 凭的都是关系?
- 赵薇晒女儿睡觉萌照 小四月长睫毛迷人(图)
- 保罗沃克41岁冥寿 爱女好友齐催泪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