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马航事件引资本“大逃亡”
东方IC图
每一次的国际性突发事件,似乎都会引发市场恐慌,使得国际资本大流动。马航年内出现第二次空难,避险情绪升温,令黄金和原油大涨,而美元兑日元则出现下跌。分析人士指出,东欧局势动荡,特别是受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的影响,以及美欧对俄罗斯的制裁行动,可能加速引发当地的资本外逃,资金可能流向拉美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
当298个家庭为马来西亚航空公司航班MH17在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坠毁伤痛不已,当美俄欧乌的军事专家为击落飞机的幕后元凶争论不休,华尔街已经开始为乌克兰地区的资本找“出路”。
瑞士信贷新兴市场债券承销主管克莱顿毫不掩饰其担忧情绪。在她看来:“新马航事件可能让固定收益投资者对俄罗斯乃至东欧市场退避三舍,从而将资本转移至新兴市场。”
更糟糕的是,新马航事件发生后,欧盟威胁俄罗斯,将就乌克兰问题对俄实施更加严厉的制裁。7月23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收到了来自欧洲联盟外交事务理事会的一份最新决议。
决议指出,将在7月24日提交对俄资本、国防等各方面制裁限制方案,并“将随时准备无拖延地推行一系列进一步的重大限制措施”。
对于俄罗斯而言,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制裁又来势汹汹,新马航事件无疑对低迷的经济是沉重打击;乌克兰的情况好不到哪儿去,边境爆发的冲突让国内经济一落千丈,俄罗斯一旦停止供汽、供油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相比之下,欧洲的经济援助显得杯水车薪。
“东欧局势动荡,侧重于该地区的投资者正在考虑配置资金时放眼其他地区,比如说拉美或亚洲。”克莱顿说,“尤其是俄罗斯有可能面临资本严重流失的情况。”
经济影响几何
“单就马航坠机这一事件,对俄罗斯或乌克兰的经济影响非常有限。”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无论是俄罗斯还是乌克兰,都不是资本青睐的投资目的地。因为外来资本比较少,对经济的影响也就比较小。”
根据乌克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3年乌克兰吸引直接外资28.6亿美元;而同年拉美地区前三大引资国巴西、墨西哥和智利吸引直接外资分别为640.46亿美元、382.86亿美元和202.58亿美元。
在华民看来:“地缘政治才是俄罗斯和乌克兰经济最大的隐患。此前,在乌克兰边境发生的暴乱已经使其经济生活陷入困境。”
乌克兰财政部长今年7月初公布的数据显示:乌克兰经济在2014年上半年下滑5%,预计2014年全年或下滑6.5%,此前预计全年下滑仅3%。
“俄罗斯的经济主要依赖石油、天然气和军工产品出口,这些产业并不会因为新马航事件而受到冲击。”资深外交官、外交学院教授周尊南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全球范围内的资本配置格局分析,也不会因为此次事件有明显改变。”
周尊南进一步分析说:“毋庸置疑,新马航事件多少会对俄罗斯和乌克兰经济造成影响。对于乌克兰而言,事件将使本就不稳定的政局‘雪上加霜’,从而导致外商减少在乌克兰投资;对俄罗斯而言,欧美新一轮的经济制裁将是灾难性的打击。至于具体的影响程度还需要具体统计数据。”
记者注意到,在此次新马航事件中,遇难者最多的是荷兰。荷兰对俄罗斯的影响有多大?俄罗斯的统计数据显示,过去7年,荷兰是俄罗斯最大出口国,也是俄第二大境外直接投资的来源地。
“和很多依赖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东欧国家不同,荷兰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程度较低。”荷兰首相吕特说,“如果调查马航坠机的人员还受妨碍,会考虑一切政治、经济与金融的选择对策。”
从俄罗斯官方数据来看,俄罗斯2013年对荷兰出口额达到700亿美元,为俄最大贸易伙伴。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收集的数据显示,去年俄罗斯对荷兰出口额为380亿美元,仅次于德国和中国,是俄第三大出口对象。荷兰统计局的数据则指出,去年荷兰向俄罗斯进口270亿美元。三个数据有明显差距,可能与荷兰本身的避税天堂作用有一定关系。
无论如何,这对俄罗斯都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损失。
就读于美国斯坦福大学东亚系的方忱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马航事件后,经济上,各方的立场估计仍然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欧盟当然会继续提出制裁俄罗斯,但是显然‘投鼠忌器’。因为俄罗斯仍然把握着欧洲经济的重要命脉——石油、天然气,所以欧盟不会和俄罗斯在经济上彻底闹翻。”
方忱进一步分析说,由于俄罗斯看准了欧盟不敢和俄罗斯在经济上“玉石俱焚”,所以仍然会保持强硬。坠机事件不会改变俄罗斯的态度。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消息没能在市场中激起回音,这种情况接下来也将延续。”M&G公司债券经理人克里谢表示,“除非俄罗斯采取一些极端行动,比如,开始中断对欧洲的石油、天然气出口,那时我们才能看到市场开始大规模抛售。”
资本流向哪里
“新马航事件将继续令该地区(乌克兰)发债保持疲弱,促使资金更多地流向拉美和东南亚地区。”克莱顿指出,拉美企业债发行人上半年相当于借入近710亿美元,东南亚也有290亿美元,东欧则略低于200亿美元。
对此,华民不置可否。在他看来:“资本不会因为一个单一事件就从乌克兰撤离,这样的判断有些言过其实。更重要的是,尽管乌克兰算是欧洲的新兴市场,但是,与拉美、亚洲等地区相比,它从来就不是资本集中的地区。”
乌克兰是个工业国,但是,它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乌克兰东部,这里高度依赖俄罗斯的原材料和市场。而乌克兰西部经济主要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它需要欧盟的大量输血才能维持。
而对于掌握原先乌克兰大部分工业的东乌克兰来说,虽然他们掌握了产业,但却失去了主要市场——西乌克兰。不过,只要东乌克兰能与俄罗斯继续保持贸易往来,它还是可以借此维持现状。
周尊南认为:“对于外资而言,一定是寻求相对稳定和有利可图的投资地。但是乌克兰如今的混乱局势一定不是他们理想的选择。因为资本跨国流动最重要的作用是将储蓄从低收益率国家转移到高收益率国家。”
俄罗斯的情况又如何呢?“俄罗斯本身就面临着严重的资本外流。如果事态继续恶化,那么,俄罗斯国内的投资环境会变得更加糟糕。”方忱分析说。
此前,俄罗斯央行披露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自该国出走的资金达750亿美元,已远超去年全年的627亿美元,俄罗斯政府和公司发债数量也在下降。
汤森路透的数据同样不容乐观:2014年上半年,东欧借款人发行的企业债骤降,与数量庞大的拉美和东南亚新企业债交易形成鲜明对比。今年上半年,中南美发行的主权债比2013年劲增86%,企业债发行则增长38%。东南亚的主权债和企业债发行量分别增长82%和15%。
根据摩根大通估算:新兴市场主权及准主权债2014年上半年的报酬率中,拉美以11.4%领先,俄罗斯为3%,乌克兰则为6.6%。
“其时,即便资本开始‘逃离’乌克兰或俄罗斯,拉美地区也未必是‘好去处’,因为大部分拉美国家仍需要进行经济改革。”华民表示。
总体而言,美国经济复苏将对拉美国家经济发展带来动力,但是这种力量一定程度上被融资环境恶化、商业信心不振及大宗商品价格所抵消。尤其过去多年信贷扩张导致拉美各国公司债务负担较重,随着经济增长放缓及资金收紧,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坏账,银行利润下降。
“相对于其他新兴市场地区,拉美未能获得合理的外国直接投资份额。”华民指出,但存在一个例外,那就是墨西哥。墨西哥进行了广泛的变革,其中具有历史意义的能源部门改革让其再次成为新兴市场的宠儿。今年以来,墨西哥发行了逾67亿美元的债券,成为最大的主权债发行国。
制裁如期而至
根据《国际金融报》记者从欧洲联盟外交事务理事会获得的最新决议:欧盟将随时准备无拖延地推行一系列进一步的重大限制措施。包括资本市场的准入、国防、军民两用产品和敏感技术,以及能源领域。
在方忱看来:“欧盟消费的天然气大约1/3是从俄罗斯进口,俄罗斯仍然把握着欧洲经济的重要命脉。因此,欧盟不会和俄罗斯在经济上彻底闹翻。尤其现在欧盟许多国家经济不景气,难以支持这种‘两败俱伤’的策略。所以,这次坠机事件很有可能变成一场‘政治上’相互指责的闹剧。在经济制裁方面,欧盟很难有更实质性的动作。”
相比之下,美国的态度要强硬得多。
事实上,就在马航坠机事件前一天,美国总统奧巴马刚宣布新一轮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这次制裁与早些时候因克里米亚归属事件而发起的首轮制裁不同,美国政府要打击的都是俄罗斯的重量级企业,包括俄罗斯外经贸银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独立天然气生产商诺瓦泰克,以及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等。这些企业被制裁,势必重创俄罗斯经济。
“下一轮经济制裁如果发生,那么很有可能是美国主导的。”方忱进一步分析说,“相较于欧洲而言,对俄制裁对美国的影响小。美国可以通过冻结某些俄罗斯、乌克兰反政府武装高层的银行账户等‘软方式’来干预。”
当前,在美欧已把俄罗斯当成击落马航客机的“主要嫌犯”的情况下,俄方对配合调查的任何犹豫或任何有关的细节,都会成为西方舆论围攻俄罗斯的理由。
因此,美国一方面介入乌克兰政府军与叛军之间政治调停,另一方面加紧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主要针对俄罗斯的银行、国防和原材料企业,限制这些企业从美国获得较长期的融资,冻结多家俄罗斯军工企业资产,并禁止美国公民为数家俄罗斯主要银行和能源企业提供新的融资。
“当然,受到影响更大的是俄罗斯经济。因为受到欧美各国的严厉制裁,不仅减弱了俄罗斯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往来,也会堵塞俄罗斯企业到欧美市场融资之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认为,“如果俄罗斯掌握国家命脉的企业不能获得来自欧美市场的融资,不仅俄罗斯本已疲弱的经济将不堪重负,还将危及普京政权的稳定。”
对此,英国牛津大学的经济学家估计,马航坠机事件将可能对全球不少国家产生潜在的经济影响,尤以对俄罗斯经济的拖累最为严重。对美国及欧洲明年的GDP的负面影响预测可能达到1%左右。而这些影响很快就会传导到全球各个市场。比如,俄罗斯股市下跌、国际油价上涨、全球市场汇率波动等。
易宪容指出:“如果国际市场完全切断俄罗斯大型企业的融资,或让其融资成本全面上升,给俄罗斯经济造成难以接受的后果,若普京以更为强硬的态度予以回击,一场全球的‘金融冷战’就不可避免。”
俄罗斯面对经济制裁的态度比较微妙。在方忱看来:“表面看,俄罗斯不怕制裁。但其实,俄罗斯也是个‘纸老虎’。俄罗斯的经济结构中,轻工业、现代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都是弱项。而石油天然气的贸易,目前仍然严重依赖于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市场和国际金融体系。一旦‘去美元化’,在高度杠杆化的全球能源市场上,俄罗斯在美国面前毫无还手之力。”
至于俄罗斯抛售美国国债的威胁,方忱认为:“美国并不担心。”美国财政部数据显示:外国债权人所持有美国国债的比例仅占美国国债总额的33.729%。而俄罗斯排名第12位,占美国国债总额的比例不到1%。
“新马航事件发生后,俄罗斯和乌克兰政府(以及支持乌克兰政府的欧盟、美国)各执一词。”周尊南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就目前情况来看,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进行多久,力度多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俄罗斯是否配合新马航事件的善后处理和后续调查。当然,事件的关键还是回归到最后的调查结果,究竟是谁发射了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