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福喜、麦当劳何以“有恃无恐”?
福喜的“臭肉门”事件仍在发酵。近日,其用户之一香港麦当劳已就福喜事件道歉,港媒坚称要追查到底。相比香港麦当劳的做法,还有港媒的职业精神,内地麦当劳与内媒的表现可以说“不够入戏”。之所以这么说,缘于福喜劣质食材事件被曝光后,内媒在点击利益驱使下曾有所报道,有所深度的拷问,但在经过短暂的舆论狂欢后,在“麦当劳们”撇清了与福喜的关系后,一切又回归了平淡。
福喜事件是一起大事件,它不仅拷问着食品安全监督部门的监管机制、内媒的职业精神,也拷问着跨国快餐企业甚至是国内企业的道德和良心。在此,我们不妨先做个经济学上的理性人假设。假设没有媒体记者卧底调查上海 福喜的食材问题,今天我们可能依然顾我的吃着麦当劳、肯德基、必胜客等洋快餐,并乐在其中。而“麦当劳们”可能继续售卖着劣质食材做成的汉堡包,上海福喜、美国福喜可能继续做着它们一本万利的生意,生产劣质食材卖给快餐巨头们,后者再将这些问题食品卖给那些可爱的中国人。这是多么完整的逻辑,顺理成章,更是天衣无缝。
然而,媒体的报道打破了原本的平静,它像一粒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荡起了层层涟漪,也在人们的心底激起了轩然大波。“麦当劳们”使用上海福喜公司的劣质食材仍有很多疑问困扰着不明真相的围观者,中国的消费者很需要了解真相。首先,作为一家跨国快餐巨头,没有相应的食品安全检查机制吗? 这个应该有,既然有,劣质食材为什么还能登上餐桌呢? 设问这到里,其实就不难发现一个不二的答案了。那就是麦当 劳们可能存在管理和监督失察的问题,让劣质食材蒙混过关;再有一个可能是为利益二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吃不死人那就一切都OK了。
以此逻辑来推断,港媒要求麦当劳道歉,并要追查到底,这绝非无理取闹,而是名正言顺的。值得一提的是,福喜事件曝出后,香港麦当劳曾妄图搪塞、敷衍一下大众了事,称没有用过劣质食材。但谎言在大量的事实面前不攻自破,香港麦当劳才出面说了两句道歉的话。
从这一点上,我们不难发现洋快餐在香港、大陆的霸气外露,甚至是“有恃”而“无恐”。对此,我们不妨再做一个假设。假设麦当劳在美国、欧洲或日本被曝出使用“臭肉”事件,它的结局又会如何呢? 舆论铺天盖地 的指责和抨击,甚至消费者的集体诉讼是免不了的,监管部门的重罚更是跑不掉。麦当劳在中国的“有恃”,一是中国的食品安全法规不够完善,二是中国消费者太本份。正是因为有了这两方面的依托,福喜、麦当劳们才在中国有所“无恐”。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多是食品安全问题黑名单上的常客。现在事实告诉我们,外国食品企业已经“入乡随俗”,它们并不比中国企业有多高尚。当我们执拗于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而一棍子将中国企业“打死”之时,我们不能怀着这样的态度对待外企,但有一点值得思考。无论是中企还是外企,我们都当怀着一视同仁的态度,既要有宽容性,也要监督性,要建立一个多层次的预防、惩治体制,切实保护好国人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