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百年孤独式债务悲剧
阿根廷盛产牛肉、小麦等农产品,但更令人称道的却是足球,当你还在为梅西未能在巴西为阿根廷带来第三座大力神杯而哭泣的时候,这个国家却不断上演着百年孤独式的螺旋债务危机。
庇隆夫人、切格瓦拉、马拉多纳,他们能够成为阿根廷人的精神支柱,却无法左右这个在军政府和民选政府争权风暴中不断摇摆的国家命运。
曾经的世界经济七强
西班牙对阿根廷的殖民始于1512年。在1810年至1818年的独立战争中,《独立宣言》于1816年发表,阿根廷成为西班牙拉普拉塔总督辖区的继承国。接下来漫长的内战持续到1861年,以布宜诺斯艾利斯与各省邦联统一告终。从那时起,大规模的欧洲移民潮架起了阿根廷与欧洲之桥,无与伦比的发展使阿根廷于20世纪早期跻身于世界经济七强之列。
大萧条导致的恶名十年
然而1930年美国大萧条突然导致欧美经济危机,对农产品的需求枯竭,导致阿根廷出口遭到严重打击,甚至连公务员都领不到薪水,军方发动政变,在经历了法西斯体制、选举舞弊、寡头政治、与英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标志着把国家推向衰落的政治、经济失稳的开始,一并引发了阿根廷苦难的百年债务危机。
庇隆主义
1946年受到工人拥护的庇隆赢得了选举,创造了被称为“庇隆主义”的政治理念。他将关键的工业与公共设施收归国有,提升了工资与工作环境,还清所有外债,并几乎实现了充分就业。他的妻子爱娃·庇隆发挥了核心的政治作用。1947年,她推动国会授予女性参政权,并为弱势群体带去空前的社会救济。
1951年,庇隆顺利获得连任,然而超支很快耗尽了二战带来的巨额外汇。1952年,庇隆夫人的早逝令视她为救星和偶像的无数国民为之哭泣。超过50%的通胀率,经济下滑、腐败盛行、夫人光环的褪去,加上离婚法通过造成的与天主教会之间的矛盾,使庇隆渐失执政基础。1955年,海军在刺杀总统的起事中轰炸了五月广场,几个月后,在军方自所谓的解放者革命中,庇隆被迫下台,流亡西班牙。
通胀率600%和肮脏战争
1970年代,庇隆在阿根廷国内的呼声中回国,军政府暂时退居幕,庇隆再次担任阿根廷总统。然而,他既无法“治疗”经济的问题,也未能缓和日益激烈的社会矛盾。仅仅一年之后便死于心脏衰竭。
庇隆死后,他的第三任妻子——曾经的夜总会舞娘,接替了他的角色。各派武装的争权夺利,也随即展开。1976年初,通胀超过了600%,阿根廷军方再次“肩负起历史使命”,上演了又一出政变。
阿根廷足球队在1978年世界杯上,凭借肯佩斯的出色发挥,赢得了国家历史上第一座世界杯冠军,但并没有对国家经济和命运产生多大推动作用。
随后的几年里,阿根廷的不平等日益加剧,外债激增。为了镇压民主浪潮,军政府发动了被称为“肮脏战争”的镇压行动,3万多平民死于镇压行动。1982年,军政府入侵了英属马尔维纳斯群岛,英、阿爆发战争。两个月后,阿根廷败给英国,军政府权威扫地,国家就此向民主法治过渡。
通胀率5000%:马拉多纳也无能为力
尽管马拉多纳代领阿根廷队赢得了1986年世界杯,但阿根廷经济依旧朝着谷底滑落。
劳尔·阿方辛总统执政期间,公务员人数膨胀,但是政府收入却陷于停滞。1989年,通胀前所未有地达到了5000%。通胀上升之快以至于许多超市直接通过对讲机报价格,省得要频繁地更换价格标签。
随着罢工潮席卷全国和暴徒洗劫超市食品,阿方辛于任期结束前五个月就将总统之位交给了民选继任者、庇隆主义分子卡洛斯·梅内姆。
他推行市场经济政策,大力推行公共财产私有化,短短几年就把高达5000%的通货膨胀率降为0,他在当政10年间,国家经济迅速转好,造就他1995年成功连任。
踏上破产赖账之路
与第一任期的繁荣相比,他的第二任期就是一场灾难。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后,他的政府就一直受到腐败丑闻的攻击。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冲击波迅速扩展到全球各个角落。
1998年,邻国巴西货币贬值。同时由于美国经济强劲,美元坚挺。与美元挂钩的比索事实上等于升值,阿国出口竞争力受到打击,经济开始进入连续36个月的衰退。赤字连年。1999年政府开支已到达GDP的28.2%。由于货币“美元化“,加印钞票已经不再可能,无法削减开支的梅内姆政府向国外大量发行债券填补空缺。
形成恶性循环,1999年他还想第三次连任总统,没有成功,因为它被裁定违宪,梅内姆只好下台,当时政府所欠外债估计接近1500 亿,约为GDP的一半。
由于担心阿国的偿还能力,国外投资者不愿继续贷款。阿政府无法借新债还旧债,只好于2000年3月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求救。
IMF向阿国提供了低息(2.6%)贷款,可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IMF理所当然地提出条件:进一步开放市场,深化改革并降低政府赤字。可惜这条逆耳忠告提得不是时候。
阿根廷政府在经济繁荣的时候没有削减政府开支的政治勇气,在病入膏肓奄奄一息的时候那里还敢动手术?2001年财政空缺再达110亿。IMF于是停止输血。无法偿还外债的阿根廷终于走上了破产赖账之路。
基什内尔主义
2001年,阿根廷失业率飙升超过20%。而且,曾是“世界粮仓”之一的阿根廷还被爆出饥荒和营养不良四伏。
2002年底,内斯托尔·基什内尔当选新总统,在新凯恩斯学派经济政策鼓励下,危机告终,显著的财政和贸易盈余得以实现,在危机中膨胀的贫困阶层向中产阶层过渡。在他治下,阿根廷清偿了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全部债务。面对天文数字的违约债务,政府主导了两次债务重组。
但危机过后,阿根廷经济萎缩了20%。成千上万的、受过教育的阿根廷人回到了欧洲——他们祖先曾经居住的地方。阿根廷政府无力支付超过1000亿美元的债务,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主权债务违约。
百年孤独悲剧重现
阿根廷在巴西世界杯决赛中折戟,但这个苦难国家的悲剧并未就此终结。
本周三,阿根廷出现了13年来第二次主权债务违约,此前阿根廷政府与拒绝重组的债权人在谈判大限到达时仍未能达成协议。
由于交叉违约条款的存在,这次违约可能会引发债券持有者追索高达150亿美元到200亿美元的赔偿。
目前阿根廷国内通胀率很可能已经高达40%,一旦违约,随之而来的比索贬值和进口成本升高将进一步加剧阿根廷的通胀形势。
阿根廷在2001年上次违约之后一直被排斥于国际资本市场之外,如今该国政府机构和私营部门的借贷成本很可能会攀升到难以承受的地步。经济学家预计,违约会导致经济衰退进一步恶化、引发更高通胀并为外汇储备带来压力,这可能会导致阿根廷今年第二轮货币贬值。
令人遗憾的是,小说《百年孤独》的最后,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把整个儿马孔多镇从地球上刮走,从此这个村镇就永远地消失了。但阿根廷仍然存在,政府在经济领域方面的错误越犯越深,难以自拔,最终承受苦难的却是人民。(文/毛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