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中国对待外企与西方并无不同
【延伸阅读】
防企业隐藏资料 中国反垄断调查喜欢“搞突袭”
2014-08-11 11:41:00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参考消息网8月11日报道美国《商业周刊》网站8月8日刊发题为《被中国反垄断部门盯上之后》的报道称,近来中国官员正忙着反垄断。不久前,反垄断调查人员突击检查了微软在中国的四个经营场所,带走了一些资料。
其他公司也意识到,干扰调查工作是没有好处的。
报道称,中国有三个部委有权进行反垄断审查执法。对大多数在华企业来说,更大更可怕的威胁来自其中两个部委: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发改委一般重点调查与价格有关的违规行为,而工商总局则负责处理潜在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做法。
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蓉蓉说,国家发改委拥有更多资源,“更难对付,更强势”。国家发改委负责调查一些最受人关注的对象,例如婴儿配方奶粉生产商等。
尽管许多外国企业被调查,但监管者也对本土企业下手。例如,2011年国家发改委就对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涉嫌宽带接入领域的垄断进行了调查。
许多企业直到国家发改委或工商总局的调查人员出现在他们办公室时才知道自己被调查。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斯科特·于(音)说,这种突然袭击比较常见,调查人员用这种方式从微软、奔驰那里获取了信息。监管者喜欢搞突袭的原因是,这种方式能防止企业隐藏资料。此外,这种方式操作起来也相对方便。
被突袭的对象可与律师商量。但在拒绝监管者的任何要求之前必须三思。许蓉蓉说:“你不会想背上妨碍调查的罪名,所以你必须合作。总的来说,你的态度一定要好。”
报道说,这并不意味着企业毫无防御能力。在突袭之后,监管者会花时间检查他们收集的资料,有时会要求企业提供更多资料。这时,监管者会明确说明他们在调查什么问题。他们还可能给企业一个解释的机会。
报道称,在那之后的事情并不总是那么明朗。调查时间没有限制,因此可能持续数月以上。许蓉蓉说:“我们不了解他们(监管部门)的内部决策体制。”如果监管者发现企业违反反垄断法,处罚可能会相当严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