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城市影响力排名:香港第3,北京第8,上海第19
根据福布斯中文网的报道,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最重要的国际化都市通常都是规模最大的城市和世界上几个大帝国的中心:比如伦敦、巴黎、纽约和东京。现在,城市的规模大小不再重要:在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十个城市中,只有东京、纽约和北京进入我们评选的“全球最重要城市排行榜”的前十位。相反,影响力成为了当今至关重要的因素。
为了编制国际化都市排行榜,我与城市地理学家阿里·莫达勒斯(Ali Modarres)、前埃森哲咨询公司Accenture分析师亚伦·雷恩(Aaron Renn)和人口学家温德尔·考克斯(Wendell Cox)共同合作。
为了量化这些城市的全球影响力,我们考虑了八个因素:城市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数量;公司总部的集中度;城市占主导地位的商业领域数量;航空连通率(便于前往其他国际化都市);生产者服务的优势;金融服务;科技和媒体影响力;种族多元化。我们发现,这些因素在确定未来之星的过程中格外重要,有朝一日,这些新兴城市可能会挑战我们排行榜上前两位的伦敦和纽约的霸主地位。
在我们对排名前列的国际化都市的评估中,涌现出一个重要的主题:城市的发展惯性以及对它的巧妙利用。没有哪座城市比伦敦更好地体现这个方面,经历大英帝国一个多世纪的衰落后,伦敦依然在我们的调查中排名首位。现在的英国可能是个二流强国,不过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之都拥有无与伦比的传统,依然支撑着其超然的地位。
作为全球富豪首选的居住地,伦敦首先是英语世界历史悠久的首都,这使其拥有强大的媒体中心和主要广告中心的地位,而且还是定义全球资本主义的文化、法律和商业惯例的发源地。在2012年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的榜单上,其中68家公司的总部都设在伦敦,这也是许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热门选址。单在公司总部数量这一项的排名上,伦敦排名第三位,这项排名基于世界城市研究小组与网络(GaWC)发布的2012年指挥和控制指数,主要考虑公司规模和财务表现方面的因素,以及福布斯全球2000强公司总部的总数。
根据我们的研究显示,纽约在榜单上以微小差距屈居第二(纽约为40分,低于伦敦的42分),全球大多数的顶级投资银行和对冲基金都在这座城市落户,纽约各家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交易量几乎是排名第二的东京的四倍,也是伦敦股票交易量的十倍以上。
像伦敦一样,纽约也有全球领先的媒体和广告、音乐产业(拥有三大唱片公司中的两家),还是最重要的时尚和奢侈品之都之一。由于拥有众多的标志性建筑,海外游客每年在纽约的花费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城市。
挑战者和衰落者
显而易见,伦敦和纽约是国际化都市的领先者,但是这两座城市不再像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那样拥有霸主地位,他们主要的竞争对手现在大多来自欧洲以外的地区。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巴黎在排行榜上名列第三位,但是从几乎所有的关键指标来看,巴黎都落后于纽约和伦敦,考虑到法国和欧盟大部分地区陷入经济增长相对停滞的困境,这座城市的前景并不乐观。
巴黎的高排名并不是全球影响力的真实反映,主要因为这座城市在依然拥有相当规模的法国经济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而且几乎所有的法国领先企业都集中在巴黎(巴黎在GaWC的指挥和控制指数中排名第五位,也是60家福布斯全球2000强公司的总部所在地)。
此外,欧洲还拥有一批真正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城市——慕尼黑、罗马、汉堡——但是没有一座城市拥有足够大的规模,或者足够独特的条件,能够在未来进入前十强。东亚可能有更多城市登上这个榜单的前列。
在上个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东京曾经是亚洲的领先城市。东京现在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拥有最高的总GDP。在研究世界城市的开创性工作中,萨斯基亚·萨森(Saskia Sassen)把东京放在伦敦和纽约的同等级别。东京的局限性类似于巴黎——这座城市的高排名,部分源于日本国内企业的高度集中——东京在未来将受到严重的人口危机、缺乏种族多元化和来自区域竞争对手的阻碍。
中国的国际化都市
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已经从1994年的5%上升到2012年的14%。沪深两地交易所的股票交易量之和已经超过了东京,而深圳的股票交易量则三倍于离它一海之隔的香港。
香港依然享有比中国其他地区更大的自由度,也是亚太地区最大的金融中心,仅次于伦敦和纽约,排名全球第三位。全世界绝大多数的主力投行、资产管理公司和保险公司都把他们的亚太地区总部设在这个英国前殖民地。
但是香港的优势地位受到了上海和北京的威胁,上海在过去一直是香港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国首都北京在我们的榜单上名列第八位,领先于排名第19位的上海。凭借作为中国政治中心的优势,北京成为大多数大型国有企业总部的所在地,也拥有中国的精英教育机构和最具创新性的中国公司。
但是目前在东亚领先的国际化都市是新加坡,这座城市在我们的榜单上排名第四位。由于人口相对较少,只有500多万人,新加坡的基础设施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像香港一样,新加坡也受益于英国治理和法治的传统,这也是世界银行(World Bank)把新加坡评为全球最佳商业环境的一个原因;而中国的商业环境排在第96位。根据法治指数(The Rule of Law Index)显示,新加坡的司法系统排名第10位。
这座城市拥有国际商业的所有优势:新加坡在我们的外国直接投资排行榜上名列首位,五年内平均吸引到359宗“绿地投资”( Green Field Investment)。新加坡也是许多行业设立亚太总部时青睐的地点;咨询公司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有项研究把新加坡列为欧洲公司建立亚太地区总部的首选地点。
新加坡与香港在争夺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 目前是排名第四位的全球金融中心。
中东地区的国际化都市
我们在媒体上看到关于中东城市的很多新闻都是破坏和混乱的场面。然而,在阿拉伯半岛上一个相对安宁的角落,迪拜的地位正在上升,这座城市在我们的排行榜上名列第七。迪拜的全球化战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不断扩建的机场,这里有全世界最大的航站楼,甚至还在建设规模更大的机场。迪拜的航空连通率排名全球首位,93%的地区以外国际大都市每周至少有三个航班直飞迪拜。迪拜的枢纽地位和经商便利的环境都让这座城市成为企业建立中东总部或服务地点的首选位置。作为全人类的十字路口,迪拜在国际化都市中显得与众不同,这要归功于城市的多元化:86%的迪拜居民都出生在国外。
北美地区
我们的排行榜倾向于那些种族多元化和在某些情况下占据关键产业主导地位的城市。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必要城市”,这类城市必须在某个特定领域开展业务,或者服务于全世界的特定区域。
这种对“必要城市”的关注导致了必然存在争议的结果:旧金山湾区在榜单上排名第十位,取决于这个地区在高科技领域发挥的核心作用,在我们的排行榜上,并列排名第十位的还有洛杉矶和多伦多。旧金山湾区甚至没有进入科尔尼咨询公司(A.T. Kearney)2014年最具影响力城市排行榜的前20位,芝加哥和洛杉矶都登上了这个榜单的前十位。
不久以前,北美地区第二大都市区洛杉矶把自己视为纽约的潜在竞争对手和理所当然的世界都市。好莱坞几乎是美国娱乐行业的代名词,在行业营收和影响力方面,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重要的娱乐产业基地。去年,美国娱乐行业创造了近150亿美元的出口额。
但是洛杉矶在娱乐就业方面的份额逐渐萎缩,昔日的第二产业航空航天也大幅下滑,从冷战结束以来缩减了超过9万个就业机会。近年来,几家主要公司已经从这个都市区撤离,迁往更适宜经商的地区——其中包括日产汽车(Nissan)、西方石油公司(Occidental Petroleum)和丰田公司(Toyota)。
芝加哥的情况可以说是更糟。芝加哥在榜单上和其他城市并列排名第20位。在19世纪后期战胜竞争对手圣路易斯后,素有“风城”美誉的芝加哥首次跃居世界前列。芝加哥是全世界经济最多元化的城市之一,但是没有在任何行业建立强大的主导地位。芝加哥也进军了媒体和技术领域,除了大宗商品交易之外,芝加哥已经不再是主要的全球金融中心。
如今的大赢家是旧金山湾区,科技行业的领头羊几乎全都云集于此;这个都市区不仅拥有大批的科技杰出企业,总部位于美国其他地区和其他国家的公司也有纷纷来到这里经营业务。即使是沃尔玛(Wal-Mart)这样精打细算的零售商也在硅谷不断提升其影响力。
全球地位日渐提升的其他北美城市包括排名第十位的多伦多,这座城市与洛杉矶和旧金山的排名并列。作为加拿大的经济之都,多伦多成为国际投资的焦点要归功于加拿大稳定的经济和丰富的资源。多伦多也是全世界最多元化的城市之一——当地46%的人口在国外出生。
未来之星
北美地区最具潜力的城市包括排名第14位的休斯敦,这座城市在美国能源行业占据主导地位,拥有庞大的出口行业和日益多元化的人口。华盛顿都市区在榜单上排名第16位,证明了美国首都作为航空航天和科技中心的增长潜力。
在美国以外的地区,其他可能在未来脱颖而出的城市包括排名第16位的首尔和上海,以及和芝加哥并列排名第20位的阿布扎比。但是除了迪拜以外,我们榜单上排名前20位的城市中没有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印度大都市德里和孟买与南非的约翰内斯堡都排名30多位。在拉丁美洲,值得关注的城市是排名第23位的圣保罗。但是,在这些城市建设适当的基础设施前——从道路、交通、桥梁到相对廉洁的司法系统——预计没有一座城市能够在十年以内跻身榜单的前十位甚至前20位。
就目前而言,国际化都市的未来并不属于那些规模最大或增长最快的城市,而是那些效率最高、最有远见的城市,以及那些拥有强大历史传统的城市。对所有希望跻身这个精英俱乐部的城市来说,这实际上提高了门槛。
(作者:Joel Kotkin 福布斯中文网专栏作家)
- 莫言:我欣赏韩寒郭敬明 也读过他们的书
- 玩真的!《敢死队3》李连杰与阿诺同性恋
- 文章凭《小爸爸》入围华鼎奖最佳导演 黄海波缺席
- 明星为何频频涉毒:惩戒不够 翻身容易
- “蒙娜丽莎的微笑”的价值或不只为其艺术价值